在盘州市第一小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深耕教育沃土27载的“筑梦人”:她以“凝铸家国情怀”为育人根基,用“轻负高效”的教学智慧点亮课堂,以“爱与责任”的师者情怀呵护每一颗童心。她就是该校语文教师蒋海琼,先后荣获“六盘水市骨干教师”“盘州市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所带班级成绩稳居全校前列,以优异成绩书写育人答卷。
凝铸家国情怀:让爱国种子在心灵扎根
“作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蒋海琼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育人首位,坚持做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在语文教学中,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爱国元素,通过“情境教学”“故事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在《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中感受英雄气节,在《圆明园的毁灭》的痛惜中激发强国之志。
课余时间,她将班会课变为“红色课堂”:组织学生观看《长津湖》等经典战争影片,带领孩子们共读《党史人物故事》《新中国史简读》等书籍,用“红军长征过贵州”“盘州发展变迁”等身边故事,生动讲述“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唯有好好读书,才能扛起国家未来的重任。”她还引导学生关注“两会”“科技突破”等国家大事,通过“我给祖国写封信”“家乡变化手抄报”等活动,让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深植心灵。
创新教学模式:以“轻负高效”赋能成长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成长中收获”是蒋海琼的教学追求。她摒弃“题海战术”,探索出“灵活幽默、轻负高效”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她善用“故事导入”“角色扮演”等方法,将枯燥的知识点化为生动的“趣味游戏”;课后作业设计坚持“少而精”,通过“生活实践题”“小组合作任务”替代重复练习,让学生在“做中学”。近些年来,她所带班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同级前列。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蒋海琼在关键时刻选择“舍小家为大家”。她曾因给亲人移植造血干细胞,休养不久便返回教室,坚持给学生上课。学生们深知老师不易,课堂上格外认真听话,用专注回应着这份特殊的坚守。
呵护稚子成长:用爱点亮每个孩子的星空
“教育是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的事业。”蒋海琼常说。她对学生的关爱,藏在每一个细节里:班里一名学生因父亲重病离世、母亲无固定收入陷入困境,她第一时间与朋友组成“帮扶小组”,定期送去生活费和学习用品,直到学生母亲找到工作才默默退出;教学中,她坚持每天清晨到校查看早读,课间化身“倾听者”听孩子们分享趣事;为保障学生午休质量,她每天陪着孩子们入睡,几个月便促使班级养成“快速入眠、下午高效学习”的好习惯。
师生间的互动更是充满温情。课后,孩子们总爱悄悄跟在她身后,像“小尾巴”一样粘着她。“老师要打地鼠咯!”她佯装严肃转头,孩子们便立刻蹲下身子模仿“地鼠”,教室里顿时充满欢声笑语。“蒋老师不仅教我们知识,更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学生们的话语,道出了她在孩子们心中的分量。
27载春秋流转,蒋海琼始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在三尺讲台书写着“躬耕不辍、爱生如子”的育人篇章。“我愿永远做那个点亮学生星空的人。”如今,这位将“爱与责任”刻进教育生命的教师,仍在继续用行动诠释着“优秀教师”的真谛,成为盘州教育沃土上一道温暖的光。
(盘州市第一小学 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