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枫桥经验”持续创新、历久弥新,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为帮助老百姓纾忧解困,盘州市新民镇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出土地权属纠纷“三张牌”工作法,在立行立改中“出实招”,答好主题教育“民生卷”。
新民镇辖17个村(居),耕地面积10.03万亩,是盘州市乃至六盘水地区以农业为重心的乡镇。因此,土地资源权属纠纷是最为常见的矛盾纠纷类型。在林家田村,因为山体滑坡导致土地损毁无法耕种,土地原貌被破坏、涉及农户多,土地征收补偿工作开展难度大。
新民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李欢欢说:“滑坡之前的实际界线也不清楚,后面发生了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土地承包本上面明确的实际界线所有者和实际土地耕种和管理者不一致,人对不上,土地也对不上。”
由于土地界线模糊、群众争议大,纠纷调解多年未果。在主题教育信访接待下基层过程中,涉及群众再一次化解纠纷获得补偿的诉求提出。为此,新民镇成立化解专班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历史耕管情况,同时引入第三方测绘公司,由专业技术人员制作详细坐标数据图明确面积,邀请群众参与见证。
据新民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赵远介绍,在解决土地权属纠纷的工作中,为保证土地定位的精准性、土地归属的公正性,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该镇打出了“技术牌”“明白牌”“情感牌”三张牌。
新民镇通过用好测量调查“技术牌”,掌握资源争议核心证据;打好化解措施“明白牌”,公开透明提高群众认可度;善用乡村社会“情感牌”,共情明理化解情绪困境。
新民镇村民杨兵甫说:“这次纠纷经政府调解、按土地亩级核实以后,已经把款项打到我们老百姓手里了,对于这个处理结果,我们觉得还是非常公正的,也非常满意。”
截至目前,滑坡范围涉及农户46户,征收补偿款已按程序全部发放到位。
(盘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雯 万文贤 报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