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州市竹海镇坚持“多元共治、多维发力、多措并举”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以“全覆盖、零死角”的整治力度,既“清脏治乱”又“塑形铸魂”,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扮靓幸福底色、激活生态引擎。
坚持多元共治,凝聚人人尽责的治理合力。一是党建引领高位推动。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动员部署,成立镇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镇长任副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构建“党委统筹、政府主抓、村居主战、干群协同”的工作体系,推动党政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联系包保32个村(居)、168个网格,全镇各村(居)、机关、学校、卫生、企业等53个党支部按就近就便原则,分别包保不同责任片区,切实压实工作责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整合力量协同推进。充分挖掘村级后备力量、西部计划志愿者、青年志愿服务队等青年力量96人,组建青年突击队33支,推动广大青年在“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中跑出青春加速度。在色绿村以村寨留守妇女为骨干力量,由来自8个村民组的20余人组建一支“娘子军”,以妇女力量擦亮生态底色。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作用,明确122名保洁员岗位职责,做好重点区域的常态化清洁管护,同时发动133名护林员、48名管水员等参与整治。三是建立机制高效推行。根据全面摸排情况建立详细的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压实问题整改责任。实行“一日一调度”工作机制,对《村(居)“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推进辅助台账》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定期调度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组织人员下村组开展常态化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整治成果持续巩固。截至目前,共开展巡查3次,下发通报文件3个,涉及18个村(居),发现并整改问题29个。
坚持多维发力,激活全民参与的内生动能。一是广泛宣传发动。线上,通过“盘州·竹海”微信公众号、村居、网格微信群等宣传阵地,发布“两清两改两治理”相关政策解读,利用“村村响”广播定时播放宣传音频,让政策信息广泛传到群众身边。线下,在各村(居)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等30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15000余人次;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志愿者化身“流动宣传员”,分组入户开展“敲门行动”,累计入户宣传4000余次,发出并张贴倡议书4000余份。二是组织群众行动。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637份,引导群众自主清理庭院、规范摆放杂物、美化生活环境,并发动群众参与整治乱堆乱放、拆除残垣断壁、清理河道垃圾,形成人人参与、户户支持、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三是示范引领带动。推行“红黑榜”制度,探索实行“积分制”管理,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文明家庭”评选标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形成“比着干、争着改”的氛围。重点选取色绿村、小坝田村、上坎者村等三个点作为示范村组开展集中整改,打造竹海最美村组,为全镇树立先进标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示范带动各村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坚持多措并举,提升“清脏治乱”的工作质效。一是全员下沉精准摸排。组织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开展全覆盖摸底排查,深入村寨农户、田间地头,逐户走访、实地查看,全面摸排存在安全隐患或破坏乡村风貌的危旧房、废弃农用房、残垣断壁等底数情况,排查梳理乱堆乱放、厕所改造、圈舍改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问题,分类建立问题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全力攻坚集中清理。因地制宜创新“6+3”工作机制,纵向上成立专项工作组,下设清理农村乱堆乱放工作专班、清理村庄残垣断壁工作专班等6个工作专班,根据职能职责一体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3个行动;横向上组建以各村(居)党支部书记为队长的32支环境整治“攻坚队”,组织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志愿者等3500余人进行集中攻坚,开展全域“拉网式”清理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清理乱堆乱放720余处、残垣断壁8处,推进厕改40余处、圈改5处,治理生活污水32处、生活垃圾600余处,推动乡村颜值实现华丽升级。三是全域共树文明新风。秉持“环境整治与文明培育并重”的工作理念,组织开展“文明卫生小课堂”进村寨等宣传活动,设立“乡村周末清洁日”,成立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人员帮助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清理庭院,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乡村环境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乡风文明从“要我改”向“我要改”提升。
(竹海镇 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