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00014349/2025-1124743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发文日期2025年08月13日
文号是否有效
标题慎食!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

慎食!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

发布时间: 字体:

慎食野生菌!!!

记住以下三点!!!



一、了解野生菌等种类

野生菌根据是否可以食用大致可以分为3类:

(一)无毒/可食用菌

像干巴菌、鸡枞、松茸、青头菌等就是无毒菌,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二)有毒/条件可食菌
通过正确的烹饪方式可以降低和破坏其毒素成分,从而供人们食用。例如兰茂牛肝菌,俗称见手青,该菌加工过程中如果未完全烧熟煮透,进食后容易引起呕吐、腹痛、腹泻,或见“小人人”等症状。食用此类菌子一定要注意掌握正确的烹饪方式:切薄片,高温烧熟煮透后再食用。

(三)有毒/不可食用菌
有很多剧毒菌,如亚稀褶红菇(火炭菌)、致命鹅膏(白罗伞)、灰花纹鹅膏、条盖盔孢伞、毒沟褶菌等,食用后发病凶险,致死率高,且没有特效药。


(四)这些方法,并不能判断野生菌毒性

     二、牢记常见剧毒野生菌

(一)鹅膏菌类
此类野生菌外观最大的特征是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靴,即有菌盖、菌环和菌托。常见的有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假褐云斑鹅膏等,一般食用后数小时至30小时发病,也有少数在半小时内发病。早期可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多数患者在胃肠道症状好转后有1-2天的“假愈期”,假愈期内症状会有所缓解,但“假愈期”过后出现明显肝功能损伤,少数患者可伴有心脏和肾脏损害,病情严重者可因爆发性肝功能衰竭和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二)亚稀褶红菇
俗称火炭菌、猪鼻子菌、敷炭菌。与可食的火炭菌(即密褶红菇和稀褶红菇)外观极其相似,容易混淆导致误食中毒。一般食用后10分钟至2小时发病,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并有乏力感;24小时后出现肌肉酸痛、腰背痛、全身乏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有些病人出现酱油色尿、少尿、无尿或者急性肾衰竭,严重者最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大家务必牢记,千万不要采摘和食用这类野生菌,避免中毒,甚至导致死亡!

三、掌握紧急自救方法

在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或出现手臂红肿、嘴皮肿胀等疑似中毒反应时,不要掉以轻心。

(一)在神智清醒的情况下迅速自行催吐,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者淡盐水,用汤勺柄、筷子、手指等刺激喉部引起呕吐,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吐干净,以减少毒素吸收。同时喝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休克。
(二)对已昏迷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前往附近医院就诊,避免错过最佳救治时间而引起重症或死亡。
(三)如有人疑似中毒,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均应立刻到附近医院进行观察诊治。
(四)就医时最好携带剩余野生菌样本或照片给医生,以便医生快速辨别中毒野生菌种类,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千万不能有“拖一拖、缓一缓就会好”的想法,以免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有没有快速辨别野生菌有毒无毒的方法?
  由于野生菌种类繁多,构成成分复杂,生长周期短,且有些毒菌和食用菌的外形非常相似,难以通过外观进行分辨,只有专业人员借助专业手段才能准确区分。因此,目前尚无便捷、快速的方法辨别野生菌是否有毒。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