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00014349/2023-3588879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发文日期2023年11月02日
文号是否有效
标题两河街道2023—2024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秋冬季油菜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两河街道2023—2024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秋冬季油菜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字体:

两河街道2023—2024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

秋冬季油菜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盘州油菜产业快速发展,增加食用油的有效供给,确保粮油安全。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8〕413号)、《贵州省财政厅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3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的通知》(黔财建〔2023〕75号)、《盘州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3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的通知》(盘州财发〔2023〕83号)、《盘州市2023—2024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秋冬季油菜种植项目实施方案》(盘州农字〔2023〕49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要求,统筹粮油协调发展,守住粮油安全底线,推动油菜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筑牢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二、目标任务

两河街道2023—2024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秋冬季油菜种植项目目标任务800亩,其中:小窝点播700亩,高标准核心示范(育苗移栽或机械化栽培)建设100亩。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原则,将小窝点播目标任务安排到吴官居委会实施,共计700亩。

按照“突出重点、形成特点、打造亮点”的原则,进一步将高标准核心示范(育苗移栽或机械化栽培)建设目标任务安排到吴官居委会实施,共计100亩。

三、资金来源、补助标准、兑现方式

(一)资金来源。根据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3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的通知》(黔财建〔2023〕75号)、《盘州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3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的通知》(盘州财发〔2023〕83号)文件精神,下达盘州市两河街道的2023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为19万元。

(二)补助标准。小窝点播700亩,补助标准为200元/亩,补助资金为14万元;高标准核心示范(育苗移栽或机械化栽培)建设100亩,补助标准为500元/亩,补助资金为5万元。

(三)兑现方式。盘州市两河街道2023—2024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兑现,采取物化补助和现金补助两种方式,物化补助是统一由街道提供相关招投标手续、发票、委托书、单据等资料经审核合格后,由盘州市农业农村局拨付到供应商;现金补助是通过“贵州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集中统发监管系统”以直接上卡方式拨付到种植农户。

四、油菜种植总体绩效目标

(一)数量指标:小窝点播面积≥700亩,高标准(育苗移


栽或机械化栽培)核心示范点面积≥100亩。

(二)时效指标:项目实施期限≤1年。

(三)成本指标:资金安排≤19万元。

(四)效益指标:种植户人均收入增加。

(五)满意度指标:农民满意度≥90%。

五、进度安排

(一)2023年8月至10月。9月18日前,制定工作方案,集中连片规划,精准登记造册,完成物资采购;9月20日前完成油菜种子发放;9月30日前,完成播种育苗;10月30日前完成大田移栽。

(二)2023年10月至11月。指导开展大田移栽结束后苗期施肥管理。

(三)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指导开展油菜大田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工作。

(四)2024年5月至6月。完成油菜测产验收,资料收集总结、报账等工作。

六、主要措施

(一)组织措施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两河街道2023-2024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秋冬季油菜种植项目工作的指导,确保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经研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长:黄河飞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许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

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

冯福明两河财政所所长

彭琳茹党政办公室主任

张朝江农村工作服务中心主任

员:农村工作服务中心农业技术职称的全体在职职工,项目涉及的吴官居委会支书(主任),网格长、网格员为成员。

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协调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关系,监督和检查项目的实施进度。

2.成立技术指导小组。为确保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秋冬季油菜种植项目实施取得成效。经研究,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长:王吴官居委会挂居领导

     长:徐平安吴官居委会驻居工作组组长

              刘胜雄吴官居委会党支部书记 主任

       员:吴官居委会居支两委全体成员和网格员

技术服务人员:

              张朝江农村工作服务中心主任

李维启农村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侯应友农村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何维聪农村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技术指导小组负责项目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测产验收、项目总结等工作。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两河街道农村工作服务中心,张朝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唐妍、秦中云为成员,主要负责拟定实施方案、撰写工作总结,资料收集及分类归档。

(二)技术措施

1.选择良种。

结合盘州市的气候特点,项目区可选择黔油系列、油研系列及本地良种推广种植。

2.种植方式。

2.1  小窝点播。

2.1.1  精细整地。旱地种植油菜需在前茬收获后,抓紧翻耕一次,拔除前茬作物(如玉米、烤烟等)根桩,并用牛耙、机耙或人工细碎土块,使之达到土壤平整疏松保墒目的;稻田应在水稻蜡熟时开深沟排水,收后及时耕整、细碎,并在稻田四周开挖排水沟,面积超过0.1h㎡(2亩)以上或低洼田,应在田中央开十字沟利于排水降渍。土壤黏重或土块过大的,播后用细干土覆盖。

2.1.2  施足底肥。小窝直播油菜应以腐熟有机肥作底肥为主,即亩施腐熟牛圈肥1000kg。磷肥25kg、硼砂0.25~0.50kg、配以亩施速效复配肥(有效含量>18%)20~25kg。播种前将肥料直接施入播种窝内,坚决杜绝不放任何肥料的“白打白栽”。

2.1.3  适时播种。在寒露前后10天是小窝直播油菜的适期范围。中迟熟甘蓝型品种一般在10月上旬播种比较适宜;早中熟白菜型品种以10月下旬播种为适当。

2.1.4  合理密植。按照合理的种植密度,中上等肥力田土,亩栽0.8万~1万株为宜,即窝行距16.2cm×(40~50cm);中下等肥力田土,亩栽1.2万~1.5万株,窝行距13.2cm×(33~41cm);下等肥力田土,亩栽1.5万~1.8万株,窝行距13cm×(33~40cm)。小窝油菜每窝以点籽4~6粒为宜。

2.1.5  间苗定苗。在出2~3叶期匀苗,做到拨挤、留稀、扯小留大、去弱留壮,使油菜尽早达到“稀、大、壮”的要求;5~6片叶时定苗,每窝留壮苗2~3株,相互间距6~9cm,达到个体壮实、群体协调目的。

2.1.6  适期追肥。第一次追肥应结合间苗和第一次中耕,亩追尿素10~15kg,促进根、叶生长扩大营养体,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使之能积蓄较多的营养物质;第二次追肥应在蕾苔期结合第二次中耕、培土、壅肥进行,亩追尿素10~l5kg、过磷酸钙20kg、氯化钾5~10kg,使三大元素肥协调,不脱肥、不旺长。对于越冬前的过旺苗,可亩用15%多效唑50g兑水40~50kg均匀喷雾,以利蹲苗促壮,提高抗寒防冻能力。

2.1.7  病虫防治。在高温干燥情况下应重点注意蚜虫危害,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在苗期(6~7叶)和初花前期可用40%“氧化乐果”或40%甲基硫磷1500倍液或“辟蚜雾”防治。开花至结角期重点防治白锈病(龙头病)和霜霉病,除农业措施如排渍湿等外,在发现染病情况时,立即摘除被害部位,集中深埋,切忌将染病残体乱丢,防止病孢子传播。

2.2  育苗移栽。

2.2.1  苗床地的选择。苗床地应选择土地肥沃、向阳、靠近水源和移栽本田管理方便的沙壤地。每亩大田需准备苗床面积15~20㎡。

2.2.2  苗床准备。种前半个月左右对选好的苗床要深挖坑垡,然后结合碎土将底肥(有机肥、磷肥或复合肥)均匀混施于土中,达到土肥相容。苗床开沟作厢,厢宽1.05~1.2m,沟宽0.24~0.3m。尤其是用稻田和排水较差的土地作苗床,特别应注意窄厢深沟使之排水通畅,以免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做好厢沟的苗床,还应反复碎土,使厢面平整,土粒细匀,并具有适当大小的土壤缝隙,使种子落于缝隙中吸水发芽。细沙地作苗床,土表应避免刮得过平,否则,种子落于表面易干燥,造成出苗困难。

2.2.3  播种。播期9月15日~20日,按移栽大田用种0.1㎏,撒于苗床内。将种子拌入细沙再均匀撒于计划的苗床内,将计划的种子在2~3次重复内撒完,使之播种均匀。播种时如土壤干旱,应先浇水,待土壤吸水稍干后,浅松土面后再撒种。

撒种后用清粪水(注意清粪水中不能加尿素和其他化肥)浇施床面。用速灭杀丁800倍液加甲胺磷800倍液喷施于床面,以防治蟋蟀和蚂蚁等危害。喷药后,一定要及时用稻草、玉米秸秆或其他覆盖物盖种并浇湿,保持苗床湿度达到出苗整齐的目的。在播种后2~3天,当绝大部分种子的胚根下扎,胚根开始伸长,子叶露出土面(还未平张)时,立即将所盖的秸秆揭开。

2.2.4  苗床管理。出苗后未出真叶之前的子叶平展期,50㎡用尿素1.0㎏对清粪水浇施,3~4叶期即栽前6~8天,每50㎡地再用0.7㎏尿素对清粪水浇施一次送嫁肥。

用氧化乐果、甲胺磷、灭扫利、速灭杀丁防治跳甲、菜青虫、蚜虫、蟋蟀、蚂蚁等危害。

育苗期如干旱缺水,每2~3天浇一次水,4~5叶后可间隔长些;苗床期多雨,应及时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2.2.5  本田整地。稻田茬口在水稻散子下弯时,即开沟排水,做到谷黄田燥,保证整地质量,按时移栽。前作收后均匀撒施有机肥1500~2000㎏/667㎡,并及时翻耕,耕深20~23cm,并开沟作厢,以利排水,厢长根据土质的排水性能而定,一般不超过7m,且沟要深,沟的方向应有利于整个田块的排水,除开好厢沟外,还应开好围沟和腰沟,厢沟深宽各24cm,腰沟深宽各30cm,围沟深宽各36cm,做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雨停沟干。

2.2.6  移栽。移栽时间为10月中旬以前,同一田块必须在一天内移栽结束。菜苗素质标准是苗龄25~28天,5~6叶,无高脚苗,苗高20cm左右,根茎粗0.3~0.4cm,单株鲜重10~15g的碗口式大壮苗。起苗前一天检查苗床湿度,如果湿度不够应将苗床浇透,保证起苗时不伤根系。

必须拉绳移栽,尽量选大小苗分类移栽,并在栽时,去除因纯度影响而造成的异形株。

油菜叶柄长,叶片大,苗期长势强,叶片黄绿,分枝角度较大,要达到高产和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密度为5000~8000株/亩较好,行距为50cm,窝距23~27cm。行中除基施有机肥外,还需施钙镁磷肥62.5㎏/667㎡(相当于五氧化二磷10㎏)加氯化钾30㎏(相当于氧化钾20㎏)加1㎏硼砂,栽苗时将肥土混匀后再栽苗,苗要栽正,根要栽直栽稳,天气干旱土壤干燥时应先在行中浇水再栽苗。

2.3  田间管理与施肥。

2.3.1  田间管理与施肥。要达到高产亩施纯氮应为15~18㎏,氮肥的施用比例为活棵肥:开盘肥:腊肥为3:5:2,苗栽后立即施尿素10~12㎏/667㎡,兑清粪水浇施,既是活棵肥,又是定根水,栽苗当天必须浇施完,在移栽施活棵肥后25~30天用尿素16~20㎏/667㎡,兑清粪水(或水)浇施,不得干施,以免土壤干燥尿素挥发降低肥效。元月下旬施尿素7~10㎏/667㎡。在开盘期、抽苔期、初花期用0.5%磷酸二氢钾各喷一次。开盘期、抽苔期、初花期用0.2%的硼砂水溶液各喷一次,磷酸二氢钾和硼肥可一起喷施.在开盘到抽苔前根据菜苗长势可用100~150mg/L的多效唑控制菜苗稳健生长。

2.3.2  中耕培土。油菜生育期中耕两次,第一次中耕在移栽活棵后18~20天,第二次中耕结合培土在12月下旬。

2.3.3  防治病虫。如发生蚜虫和菜青虫危害,应及时采用速灭杀丁和氧化乐果的混合药液喷施防治,在菌核病发生地区或地块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1~2次。

2.3.4  清沟排渍。从移栽到收割的整个大田期,如遇连续降雨天气或降雨量较大,应及时检查水沟的通畅情况,及时清沟排渍,防止湿害、涝害。

2.4  收获。

50%以上角果变黄,种子已呈成熟到该品种固有色泽成熟,应及时收割,过迟角果易炸裂损失造成减产。应及时检查掌握合适脱粒期,约在收割后5天以上,抓住有利天气及时脱粒,避免因阴雨天气使菜籽在角内发芽,造成减产损失。

(三)工作措施

1.强化宣传引导。积极开展广泛的宣传动员,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短信和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油菜生产政策,通过扩大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调动农民油菜种植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大新型主体培育,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实现油菜适度规模化,加强油菜生产技术培训,确保主推技术到户到地。

2.强化项目管理。油菜种植项目是今年秋播工作的首要任务,街道要高度重视,分别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服务小组;要按照“早谋划、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的原则,务必做到政策宣传到位,技术服务到位,项目落实到位;紧盯目标任务,集中连片规划;注重落实落地,精准登记造册;积极抢抓农时,确保适期播种;严格技术要求,确保种植规范;加强田间管理,确保高质高效。

3.强化技术指导。技术指导小组的农技人员必须深入实际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测产验收等,激发群众生产积极性,推动油菜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街道农村工作服务中心要建立农技人员包户联系制度,及时根据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情等情况指导农民采取相应田间管理措施,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项目技术到位率与覆盖率,充分发挥油菜核心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

4.强化资金监管。加大项目资金监管力度,落实监管责任。遵循方案要求,规范补助资金使用,做到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要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按照可执行指标、用款计划、资金支付需求及申请、协议或合同、项目实施进度和补助发放周期等,将资金支付至最终收款人,严禁违规向代管资金专户或乡镇账户转账,涉及招投标采购的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采购。

5.强化督促检查。为确保项目落地落实,项目实施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强化跟踪、督促、指导力度。盘州市农业农村局将组织人员到项目乡(镇、街道)实时开展督促检查。一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看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是否成立,技术人员是否到位;二是通过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示范点选择是否恰当,面积是否达标,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是否到位;三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对农户进行访谈相结合查配套资金和物资是否足额发放,有无截留、挪用配套物质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整改。

6.强化绩效评价。为切实提高产油大县奖励资金使用效益,要积极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取得实效,并按要求做好绩效自评工作,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年终对乡(镇、街道)考核的重要依据。

7.强化资料收集。街道农村工作服务中心要根据项目实施进度,除做好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工作以外,还要明确专人负责项目资料收集、分类归档,将上级文件、工作图片、工作台账、采购手续、实施方案、工作总结、绩效自评报告等装订成册备查;待项目验收合格后,将资料扫描件于2024年6月30日前送交盘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