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3-3616798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2023年11月07日 | |
文号 | 是否有效 | ||
标题 | 民主镇:石旮旯里的“致富叶” |
民主镇是典型纯农业乡镇,素有“山高坡陡石旮旯,人背马驮种庄稼,苦荞洋芋拿当顿,吃米要等生娃娃”的民谣,传统的种植模式,使祖辈们苦苦在温饱线上挣扎。
作为2021年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荣誉获得者,盘州市民主镇第二届人大代表的田斌始终把为民增收作为履行代表职责的重中之重。2011年以来,他通过沁心茶场合作社聘任周边群众近300人,为43名残疾人提供了工作岗位,为周边老百姓提供了1000个“采茶工”就业岗位,让茶叶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叶”
瞄准茶产业,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2011年,恰逢政府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种植业,他毫不犹疑的和其他几位村民一起筹集资金,加入了沁心生态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身到高山茶叶产业中。
当时交通十分不便,就连饭菜也得让人从山脚带到山顶,那时的生活真可谓是风餐露宿。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想过要放弃,就算寒冷的风霜在夜晚悄上眉梢,他也依然咬牙坚持。经过多年艰苦的打拼,昔日的村民变成了股民或工人,撂荒的土地变成了股权,闲散的资金变成了股金,再加上宽敞明亮的厂房和舒适的林间小屋,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林茶相间,春意盎然,以及宽阔的柏油马路,沁心茶场真可谓日新月异,曾多次被省、市、县各级领导授之为“高海拔茶叶规模连片示范基地”。
做大茶银行,绘就群众增收“幸福图”
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增收致富。茶产业发展,虽然见效慢,但是效益特别长,增添绿水青山,做实金山银山。
为不断提升自己的种植技术,他多次自费外出考察、参观、学习,钻研制茶工艺,同时通过参加各级组织的制茶培训、制茶大赛等活动,在一次次的实践和技能比拼中,将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融会贯通,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种植、管护、采摘、加工机制,并亲自带队研发了沁心茶叶特色产品,获誉不少。
面对这些成绩,他并不“满足”,他常说:“国家政策这么好,自己富不算本事,要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才是真本事”。随着茶场规模不断扩大,他日夜思考着怎样才能实现村民共同富裕。每年茶叶采摘之际,田斌都会组织免费的采茶培训,优先吸纳困难群众务工,先后直接带动48户贫困户就业,约130人通过务工脱贫,间接带动贫困人口400多人一起投身到了茶叶产业的发展当中。让村民的茶青有人收、能卖钱,不断提升了村民种茶管茶的积极性,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群众就业创收,实现在家门口就能吃上“产业饭”。
聚力办实事,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自当选为人大代表以来,田斌始终感恩于乡亲们的支持和信任,努力把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作为履行代表职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宗旨。
言百姓言。自当选为人大代表那一天起,他就逐渐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听到人民群众议论的热点话题,立即记录下来,尽力帮助解决问题。针对合作社员工提出的意见建议,经和合作社协商规范了员工的上班时间,在采茶期间为残疾人(2级-4级)解决1000个采茶岗位的问题,并于2023年1月主动和盘州市农广校对接,并邀请盘州市农广校的老师到茶场对就业员工进行了为期15天的茶叶加工技能和管理技术方面的培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大代表职责。
主办:中共盘州市委员会盘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盘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箱:pxdzzwb@163.com
建设与维护:盘州市电子政务中心 地址:贵州省盘州市凤鸣北路1号党政大楼
网站咨询:0858—3636249 建议使用IE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