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00014349/2023-2475431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发文日期2023年07月28日
文号是否有效
标题【盘州旅游】盘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

【盘州旅游】盘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

发布时间: 字体:

盘州旅游】盘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

盘州旅游2023-07-26 20:27发表于贵州
7月26日,盘州市召开“‘盘州春韵’品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新闻发布会,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尧金作新闻发布,重点介绍通过开展“盘州春韵”系列文化活动,打造“盘州春韵”公共文化品牌,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自2003年起,盘州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理念,连续21年开展“盘州春韵”系列文化活动,打造了持续时间长、系列活动多、群众参与广的“盘州春韵”公共文化品牌。2023年,《“盘州春韵”品牌文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民共建共享》入选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遴选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系全省唯一入选案例。
搭建“县、乡、村三级平台”促联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9支“站办团队”、3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乡镇综合文化站示范点、1个省级基层综合文化站示范点、6个省级易地扶贫安置点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全市规范建设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14个,占全市村(居)的96.9%,举办群众“村晚”30场,开展大小活动上千场,惠及群众200余万人次。
组建“机关、企业、群众三支队伍”聚合力。摸清全市精通乐器、能歌善舞、能说会演的文艺工作者、业余爱好者底数,建立文艺人才数据库。引导全市广大干部职工中的文艺人才积极参与“盘州春韵”系列文化活动,建立“政企协作共建文化”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各类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银行机构等,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挖掘培养文艺人才,组建文艺队伍。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突出民族化、特色化、地域化、生活化,挖掘培养一批擅长器乐演奏、民族歌舞、民俗表演的乡土文艺人才,引导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艺队伍,鼓励群众自创自编节目参与“盘州春韵”系列文化活动
坚持“节目大众化、活动多样化、作品本土化三化融合”提内涵。采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形式、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一批思想内涵丰富,艺术质量上乘、地域文化特色突出、接地气、反响好的精品佳作。截至目前,“盘州春韵”系列文化活动已发展各类活动项目50余项,其中,元宵晚会入选全省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传统音乐彝族山歌、民间文学布依族盘歌被编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舞蹈《空戏楼》荣获贵州省“群星奖”舞蹈类三等奖,《羊皮鼓舞》在“鼓舞东方 激情上海”第三届全国鼓艺大赛获金奖;民间文艺作品《哭嫁歌》获第十五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金奖;广场舞《情歌唱出幸福来》获第三届贵州省广场舞大赛金奖;《山歌出在淤泥河》《吉且古》先后获“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合唱银瀑奖。
健全“组织、资金、人才三项机制”强保障。整合宣传、文广、财政、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资源力量,成立盘州市“盘州春韵”系列文化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连续21年将“盘州春韵”系列文化活动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同时鼓励企业赞助、发动社会捐赠,建立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全力保障活动高质量开展。市文化馆与文化艺术培训机构、学校、文化传媒公司等建立常态沟通机制,充分发掘专业文艺人才、艺术类毕业生、艺术专业教师、文艺爱好者、非遗传承人等文艺人才,广泛储备“盘州春韵”系列文化活动人才。同时,通过实施“千人培训计划”“乡土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形成“一带十、十传百、百帮千”的传帮带机制,培养一批优秀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培训200余场,培训40000余人次,储备各类文艺人才2000余人。
下一步,盘州市将继续擦亮“盘州春韵”这张靓丽的文化名片,着力补齐短板弱项,以更高要求、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好文化事业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工作的各项战略部署,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