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贵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的通知》(黔财农〔2025〕73号)、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等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农计财〔2025〕10号)等文件要求,结合盘州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主线,以持续提升粮油单产水平为目标,以各级粮油生产示范田为重点,聚焦水稻、旱稻、玉米、马铃薯、大豆、苦荞等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充分发挥种粮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引领带动作用,优化组织方式,选择优质良种、推广先进技术,提高主要粮油作物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力争培育一批粮油规模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更好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二、目标任务
盘州市计划支持从事粮油规模种植主体56家以上,其中,粮油规模种植大户(粮油种植面积≥15亩)6家以上、家庭农场44家以上、农民合作社6家以上。围绕水稻、旱稻、玉米、大豆、马铃薯、苦荞等主要粮油作物,落实高产技术覆盖3万亩以上,引领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三、资金来源、金额及使用计划
(一)资金来源、金额。资金来源于贵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的通知》(黔财农〔2025〕73号)文件,共计162万元。
(二)资金使用计划。项目资金全部用于从事粮油规模种植的大户(粮油种植面积≥15亩)、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可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全程托管的主体和积极承担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粮油作物达到当地平均产量水平的主体)。优先支持纳入农业农村部农民合作社名录库的农民合作社和全国家庭农场“一码通”服务系统的家庭农场。项目资金不能用于农业农村部门工作经费、不能用于购买社会化服务实施项目、不得与部级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实施主体重复。补贴标准为54元/亩,并对单个主体设置奖补上限,防止“垒大户”,单个主体奖补金额不超过20万元。
四、实施办法
(一)把好申报审核关。各乡镇(街道)组织村(居)两委动员粮油规模种植主体积极申报,并做好申报表格的填报指导,申报材料要按照方案中明确的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主推技术、当年项目区单产等基本信息,当年项目区粮油平均亩产比当地平均亩产高3%~5%以上,高产技术覆盖率达100%。由村(居)核实并公示,接受项目主体所在村(居)群众监督、无异议后推荐到所在乡镇(街道),经乡镇(街道)审核签字后,选择优秀项目主体报盘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汇总后上报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备案。各乡镇(街道)在2025年10月15日前将申报材料(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奖补资金申报表及公示内容、公示图片、公示结果)一式二份报盘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盘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汇总后进行公示。
(二)重视过程管理。各乡镇(街道)要指导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应按要求加强田间管理,落实关键技术,并收集好相关图片、影像资料,记录作物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采取的主要措施等内容收集,实行一主体一档案,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有序。
(三)实地测产核实。在作物收获季节,项目主体向乡镇(街道)、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如实上报实际单产,各乡镇(街道)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对承担项目主体进行随机抽测复核,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对承担项目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主体进行随机抽测复核。
(四)加强资金监督支付。严禁挪用资金,严禁弄虚作假套取资金。严禁违规向代管资金专户等财政专户、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开发区(园区)或乡镇账户、地方融资平台、共管账户和代理银行内部结算账户转账。各乡镇(街道)将拨款委托书、项目主体出具的收据、项目主体法人身份证和开户许可证(银行卡)彩色复印件、申报推荐表、申报公示资料、实施主体生产过程记录表、乡镇级自测汇总表、测产情况、乡镇(街道)的验收报告、实施主体全程生产图片等资料备齐,报盘州市农业农村局按程序将资金支付到最终收款人。
五、技术路径
(一)水稻。重点落实“集中育秧壮苗、规范栽插增密、科学施肥增效、统防统治减损”等措施,大面积推广“两增一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溉条件较好、光照充足地区推广“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无纺布钵苗育秧、集中育秧、机插秧、宽窄行移栽、机抛秧等技术,落实科学施肥、药剂拌种、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关键增产措施,种植密度提高到10000~12000株/亩。
(二)旱稻。重点选择抗旱性强、抗倒伏能力突出且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播种前晒种2~3天,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拌种,预防病害并提高发芽率。种植前深耕25~30厘米,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按沟深20~30厘米开沟,便于排水防涝,避免根系受损。条播为主,每亩用种量3~5公斤,播种深度2~3厘米。沙壤土适当减少用种量,黏土地增加用量,3叶期及时补苗。基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5公斤或复合肥30~40公斤。追肥在3叶期施尿素10~15公斤+氯化钾8~10公斤;孕穗期追施尿素10~15公斤,并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出苗前、孕穗期及灌浆期需保障土壤湿润,遇干旱及时灌溉,避免田间干燥晒白。
(三)玉米。重点落实“合理密植、宽窄行种植、种肥同播、综合防治”等措施,大面积推广“一增五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根部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筛选耐密高产品种,推广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拔节期化控、绿色防控、低损收获等关键增产措施。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重点防治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
(四)马铃薯。重点落实“脱毒种薯、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防晚疫病”等措施,大面积推广“两增一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机械耕整、药剂拌种、大垄双行、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叶面追肥、黑膜打孔、绿色防控、机械收获等技术,中早熟型品种和冬种早熟区密度4500~5000窝/亩,中晚熟型品种和早熟区密度3500~4000窝/亩,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等病害。
(五)大豆。重点落实“种子包衣、气力播种、合理密植、一喷多促、低损收获”等措施。集成推广复合种植、间作套种、商品种子包衣、精细播种增密等关键技术,落实“种子包衣、气力播种、合理密植、喷施菌肥、低损收获”等措施。重点防治大豆食心虫、根腐病等病虫害。
(六)苦荞。重点选择抗旱性强、抗倒伏能力突出且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重点落实苦荞“一优一宽一防”栽培技术。
六、总体绩效目标任务
一是落实单产提升关键技术面积≥3万亩以上;二是支持家庭农场≥44家以上、种粮合作社≥6家以上、种植大户≥6家以上;三是实现高产技术覆盖率100%;四是定额成本控制率100%;五是按阶段完成率100%;六是粮油单产水平提高(项目区粮油平均亩产比当地平均亩产高3%~5%以上);七是农民满意度≥85%。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抓好粮油规模种植单体提升项目工作,成立盘州市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由农业技术推广站牵头,各相关业务科室根据职责职能协同配合,推动工作落地。
组 长:孙 行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陈应祝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成 员:吴正东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杨 浩 市农业农村局财务科
金 福 市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市农业
农村局办公室负责人
刘 伟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
高安慧 市植保植检站站长
徐天龙 市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站站长
瞿 翔 市土壤肥料站站长
各乡镇(街道)农业农村综合(社区事务)服务工作中心负责人
(二)强化技术服务。成立盘州市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深入田间地块指导规模种植主体选择良种、配套技术、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促进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组 长:吴正东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副组长:彭泽信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张 博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成 员:金 龙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
叶双喜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
田圣贤 市果树蔬菜工作站工作人员
高荣伟 市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中心农艺师
邓文鹏 市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中心农艺师
吴 蓉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
刘 挺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
刘思雨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员
张 平 市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中心农艺师
周明艳 市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
各乡镇(街道)农业农村综合(社区事务)服务工作中心技术人员
八、工作要求
(一)强化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通过现场规模、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方式,做好政策解读、宣传经验做法、打造示范典型,形成推技术、创高产、争先进的单产提升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二)强化监督管理。强化项目过程管理,全过程建档立案,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有序、测产结果真实可靠、奖补资金发放公示,做到公开透明。
(三)做好工作总结及绩效评价。各项目乡镇(街道)要于11月中旬前将项目工作总结(项目成效、主要做法、下步计划和问题建议等)及绩效评价报盘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彭泽信,电话:18185839598)
附件:1.盘州市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任务表
2.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奖补资金申报表
3.盘州市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实施主体生产过程记录表
4.盘州市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乡级自测汇总表
附件1:盘州市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任务表.pdf
附件2: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奖补资金申报表.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