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帮助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总揽,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当前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全市上下勠力同心,经济社会顶压前行,保持平稳增长。
1-6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67亿元,增长2.1%,为年度计划的49.73%;一、二、三产分别预计完成36亿元、202亿元、129亿元,增长3.6%、1.8%和3.3%,分别为年度计划的45%、50.63%和49.81%;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0.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73亿元,增长20.17%,为年度预算的53.5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完成557.7亿元和648.9亿元,分别增长12.46%、14.3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20857元和7396元,分别增长5%和7%。(以上数据均为联网直报数据,具体数据待统计部门反馈后确定)
(一)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三次产业占比预计由去年同期的10.06:55.26:34.67调整为9.93:54.45:35.61。农业方面。上半年,上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46亿元,增长5.06%。完成粮食、蔬菜、水果、茶叶产量44.54万吨、36.39万吨、1.65万吨、0.12万吨;全市生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达27.03万头、2.03万头、3.93万只和165.9万羽,禽蛋产量7060吨。持续推进刺梨“千斤园”、茶叶“万元田”建设,分别累计建成13.5万亩和0.9万亩。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规划选点和初设方案报批;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38.43%;预计全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2%以上。印发我市2023年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方案,促进农产品加工产能、产值双提升。目前,全市火腿加工企业16家,规上6家,预计产量6000吨以上,产值达5.4亿元。工业方面。1-6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75.88亿元。其中,原煤、精煤和焦炭分别完成2642.26万吨、710.23万吨和102.13万吨,增长4.11%、-3.10%和-11.16%,为年度计划的47.18%、47.35%和51.06%;按照“六个一批”推进煤炭矿井建设,推动马依西一井(一采区)投产,推动马依东一井、杨山煤矿等2处露天煤矿前期手续办理,持续推动打牛厂煤矿、苞谷山煤矿、红果煤矿等3处煤矿进入联合试运转。水泥、发电量分别完成69.78万吨、131.74亿度,分别增长16.5%、25.3%。能矿制造大力发展,规上能矿装备企业实现产值17.24亿元,为年度计划的38.3%;推进能矿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誉能集团旗下3家子公司(誉创、盘誉泰合、罗宾森)已认定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红果、盘北、盘南开发区(园区)分别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1.64亿元、88亿元和43亿元。三产方面。1-6月,旅游综合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次分别增长14.72%和11.42%。鼓励大型商场、汽车销售等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44场。成功举办“盘州春韵”系列文化活动8场,参与群众达54万余人次;开展“书香盘州·阅读悦美”系列推广活动780场,参与群众达52万人次;“消夏文化节”系列活动8场,“岩博杯”2023盘州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吸引了全国248名运动员参赛、262万人次观看(视频播放),引导文化娱乐行业加快恢复,全力激发消费潜能。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净增市场主体8304户,排六盘水市第一,累计10.58万户,提前完成省下达的10.03万户任务。充分利用好“保交楼”等政策资金,不断提振房产市场信心,激活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16%。
(二)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科学规划城镇建设,《盘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报请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审查,全市城镇常住人口达57.9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48%(卫健口径),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62.09平方公里。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棚户区改造完成续建836户,新建992户已开工;背街小巷改造19条全部开工,已完成基础改造10条,完成率76.92%,完成投资约1064万元。完成供水管网5.05公里、雨水管网7.3公里、污水管网23.04公里、燃气管网4公里。建成市政道路6.5公里;盘州大道土石方开挖3.2万方,完成投资1600万元;建成城市公共停车位450个,新建5G基站210个,推进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53亿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G246普古至淤泥公路完成朱家寨隧道330米;G246鸡场坪至刘官公路完成竹箐坡隧道和豹子沟隧道,开展麦塘垭口大桥等控制性工程施工,完成投资约2050万元。水利基础设施持续推进,水系连通项目推进有力,累计完成投资1亿元;朱昌河、后箐、清水河3座水库复工建设;启动坪地乡山洪沟、丹霞镇水塘河河道治理工程;完成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110处。盘州500千伏输变电及送出线路工程进场便道已完成,盘州市整县推进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共开工14个项目施工点,现已建设完成2.5496万千瓦。
(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一是常态监控返贫监测预警。截至目前,全市已标注录入系统的“三类人员”共计1815户5453人,已消除风险1291户3997人。二是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文明村镇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成文明乡镇21个,文明村282个。截至目前,县级及以上文明乡镇创建率达100%,文明村创建率达93.38%。三是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持续深化。通过东西部协作争取帮扶资金4386万元,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2个,销售盘州农特产品1.05亿元;通过定点帮扶争取攀钢集团帮扶资金1167万元,批复实施项目9个,鞍钢集团采购和帮助销售盘州农特产品818万元、煤炭20余亿元。四是深入推进人居环境建设。完成新(改)建厕所1506个,农村生活垃圾正常运行率为99.8%,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为95.3%。
(五)项目建设和投资稳步推进。一是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对领导包保的项目实施不定期调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重大项目调度会集中研判解决。1-6月,全市154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35亿元,为年度投资计划的66.47%。高规格组建项目高质量谋划专班和项目推进工作督导组,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推进盘州官山机场项目建设,二标段已实质性动工,完成投资1.57亿元,安盘高速盘州市境内所有标段全部进场施工。二是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抢抓上半年投资修数机遇,有效提升投资数据质量,1-6月,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85.46亿元左右,预计增速为-0.78%左右;其中民间投资、工业投资、产业投资和高技术投资分别完成39亿元、48亿元、60.57亿元和1.5亿元,占比分别达50%、60%、65%和2%。三是争资争项卓有成效。积极向上申报各类资金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我市项目建设,全市共完成争资争项5.66亿元。
(六)各项改革措施不断落实。坚持重点事项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深入推进各项重点改革。经济开发区(园区)按照“一区多园、一园一链”的发展思路,推动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印发实施我市市场化实体化转型试点方案和宏财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方案,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升级。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坚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持续打造“贵人服务·金彩盘州”品牌,打造集“企业商务服务”“企业诉求接处”“惠企政策兑现”三大功能于一体的“企业之家”,纳入“一窗”综合受理事项比例达100%。招商引资质量不断提升。按照《盘州市2023年产业大招商突破年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强化多种形式招商,完成到位资金81.94亿元;完成年目标任务160亿元的51.21%。新引进优强企业32家,完成年目标任务的51家62.75%;工业到位资金占比80.9%。
(七)民生事业进一步完善。1-6月,全市九大类重点民生支出29.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02%。十件民生实事中,涉及的24个事项预计完成投资1.33亿元,为年度计划的74.72%。一是教育事业有序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不断推进,石桥镇关坪小学已建设完成,新增小学学位720个。市一中有条件通过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复查评估,市二中原则上通过省级示范性普中二类升一类第二次评估。二是医疗体系不断完善。县域内就诊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基层就诊比例持续稳定在60%以上,实现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床位数7.1张,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2.6人。三是兜底保障更加牢固。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762元/月、510元/月,分别增长8%、15.1%,累计发放低保、孤儿生活费、残疾人补贴等救助资金1.51亿元。四是就业持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4万人,完成职业培训5090人次,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5亿元,累计发放失业金490.6万元,发放阶段性失业补助金59.47万元。
(八)风险防范进一步巩固。根据《盘州市“防风险、促发展”专项工作方案》要求,严格落实“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调度”工作机制,分十二个领域专题推进,上半年,共排查出风险隐患369个,其中,正在化解中252个、防范中78个、稳控中39个,针对存在的风险隐患逐一细化措施,全力推进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安全生产方面,今年以来共查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2943起,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30%。生态环保方面,持续打好“蓝天净土”保卫战,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2.8%,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成营造林1.068万亩,石漠化治理面积7.12平方公里。债务化解方面,按照“筹钱、清欠、转固、变现”工作要求,累计完成筹钱50.68亿元,清收对外借款0.086亿元,清收欠缴土地出让金0.97亿元,完成转固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17.04亿元,变现4.79亿元。信访维稳方面,聚焦“135+3+2”施工路线图重点任务,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春节“讨薪季”等重要时期“零京访、零非访、零清劝、零滞留、零违规”的目标。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运行,但仍存在一定不足。一是农业受干旱影响较为突出。今年上半年持续高温少雨,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单产提升幅度不大。二是工业受煤炭量价齐跌影响较大。精煤价格由2650元/吨下降到1400元/吨,同比下降47.2%,产量下降3.1%。三是产业结构还需持续优化。作为主要行业产业链还不够长、市场细分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经济发展的动能不够有力。四是投资增长压力不断加大。受宏观经济下行、融资政策收紧、土地保障难度大等影响,部分项目推进缓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压力持续加大。五是风险防范、基础设施短板尚存,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有待提升,促居民增收力度还需加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一二三四五+三”工作思路,坚决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实施加快经济回稳向好系列措施,力争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夯实发展基础。加大工业支撑力度。通过“六个一批”大力推动煤矿“两化”改造,力争马依西一井、鸿辉煤矿、蟒源煤矿一采区等6处煤矿建成投产,推进喜乐庆煤矿、湾田煤矿、谢家河沟煤矿等煤矿建设,确保2023年正常生产矿井达56个以上,原煤产量达5600万吨、精煤1500万吨。加快盘州煤焦化循环经济项目合作方寻找争取早日复工,力争焦炭产量达200万吨。加快佳灵工贸、湾田矿机等项目建设,力争能矿装备产业营收突破45亿元。加快柏果镇铜厂沟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并网发电,完成全社会发电量235亿度。确保农业稳定发展。聚焦“三农”问题,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4万亩,确保粮食播面和粮食总产量只增不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力争蔬菜、水果、中药材和烤烟种植(投产)面积分别达53万亩、24.3万亩、14.5万亩和5.5万亩以上;力争生猪、牛、羊、家禽分别出栏49.5万头、3.69万头、7.12万头和358.11万羽以上,禽蛋产量1.3万吨以上。力争培育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推进三产全面复苏。贯彻落实好6月份印发的《盘州市第三产业2023年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区域内消费。充分利用好“两免两减半”等旅游政策,持续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闲置低效景区的盘活工作。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进“三双”纾困解难扶持培育专项行动,市场主体总量增加到11.4万户,“四上”企业新增入库115户以上。常态化开展“多彩贵州扶商助旅促消费”行动,加强发放消费券等政策的宣传力度,全面促进新能源汽车、家具家装等大额消费,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
(二)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承载力。启动片区开发,持续推进盘西片区、双凤古城“三·一”溪片区改造,完成火车站片区开发规划;启动蛾螂铺、亦资孔老工业区、临空经济区等片区规划。大力推进城市“四改”,改造完成棚户区3603户、老旧小区2268户、背街小巷19条,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549套、地下管网68公里,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700个。做大中心城区,新增城市道路8.3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62.09平方公里。加快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G网络基站350个,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加快杜鹃西路延长线、平横七路(康达路)、沿山路等城镇化项目建设。
(三)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省市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压舱石”作用,全力推进154个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1亿元以上。继续强化重大项目市领导包保机制,有效推进盘兴高铁、安盘高速、官山机场等117个领导包保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G246改造提升工作;继续推进水系连通项目及朱昌河、后箐、清水河水库工程建设;完成治理山洪沟7.2公里、河道3.48公里;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27.6公里,低压线路127.5公里,新增配电62台。继续推进《盘州市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攻坚行动方案》落实,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工业投资、民间投资、产业投资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分别达到47%、33%、57%和3%以上。
(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夯实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加强村级治理,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省级村规民约示范村19个,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示范区26个,持续推进全市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95%。实施乡村建设。持续巩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成果,完成农村公路提质100公里,新开通农村客运公交路线1条;实施中低压电网建设项目510个;开工建设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山洪沟及河道治理工程23个。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不断美化提升村容村貌,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110座,完成4个美丽乡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行政村覆盖率95%以上,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五)全力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各项重点改革。坚定不移按照“一区多园、一园一链”的发展思路,推动园区首位产业、潜力产业加快实现集群化发展。继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升级,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行为。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坚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持续打造“贵人服务·金彩盘州”品牌,继续完善和用好“企业之家”,确保纳入“一窗”综合受理事项比例达100%、本级依申请六类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时间压减至46个工作日以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盘州市2023年产业大招商突破年攻坚行动方案》要求,确保新增省外到位资金160亿元,新引进优强企业51家,工业到位资金占比66%左右。
(六)持续抓好民生事业,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工作。教育方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全年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800个,全力支持市二中创建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医疗卫生方面。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持续推进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市中医医院三级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保就业方面。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力争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以上,完成职业培训9000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左右。
(七)持续做好风险防控,维持社会稳定。继续落实《盘州市“防风险、促发展”专项工作方案》,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工作主线,推进安全生产、生态保护、债务化解、社会稳定等风险防控工作,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治理和乡村环境整治“五场战役”,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债务风险事件的底线,确保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