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个人中心
  • 背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金彩盘州 > 投资盘州 > 招商项目
盘州市能矿装备制造小镇项目招商
来源:投资盘州 作者:盘州市人民政府
字号:

一、盘州概况
     盘州市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是贵州省的西大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国土面积4056平方公里,境内有2个省级开发区,1个市级产业园区,户籍总人口133.8万。
    自然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15.2℃,年均无霜期271天,日照时数1593小时,年均降水量1390毫米。全市各类土地面积为6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境内有4个国家4A级景区、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集险、奇、秀于一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特别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千年古银杏树群,被誉为“世界古银杏之乡”。

物产资源丰富。盘州市境内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黄金等2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105亿吨,远景储量380亿吨,境内有盘江精煤公司、盘县电厂、盘南电厂、响水煤矿、松河煤矿等大中型煤电企业及89个地方煤炭企业,是贵州省乃至全国的重点产煤县(市)和“黔电送粤”重要电源点,被誉为“煤电之都”。 

    交通快捷便利。盘州市自古以来就是由黔入滇的交通要道。320国道、国家高速公路G60镇胜段横穿东西,212省道和毕水兴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贵昆铁路盘西支线、南昆铁路、水红铁路在市中心城区交汇,沪昆高铁通车,规划建设盘州官山机场。
    文化底蕴深厚。古人类文化遗址“盘县大洞”和新民鱼龙化石遗址名扬中外;被誉为佛教八小名山的“丹霞山”孤峰耸立;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于崇祯十一年亲临盘州市境内考察,记载了“碧云洞”喀斯特溶洞景观的千奇百怪;历经六百余年历史洗礼的“双凤古城”独具魅力;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以及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绽放异彩,有彝族火把节、布依族歌节等民族节日,有“海马舞”“羊皮鼓舞”“耍马舞”“芦笙舞”等民间舞蹈,深受国内外人士青睐。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建于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新区总规划面积126.3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15.75平方公里。

三、项目投资优势

1、区位交通优势

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西距昆明250公里,东距贵阳290公里,距重庆、成都、南宁约500公里,是贵州面向云南和东南亚开放的双向桥头堡,云贵交通、能源、商贸、物流、旅游的重要节点,贵昆经济走廊中心支点,毕水兴经济带的中心腹地。G60沪昆高速与毕水兴高速在此交汇;沪昆高铁、毕水兴高铁穿境而过,境内设有高铁盘州站;贵昆铁路、南昆铁路、水红铁路等纵横交错;盘州官山机场获批建设。公路、铁路、机场三位一体,发达的立体交通网拉近了与东西部地区的时空距离。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为项目原辅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提供了良好的物流支撑
      2、产品市场优势

盘州市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是长江以南的主产煤区,煤炭远景储量达380亿吨,探明储量达127亿吨,约占贵州省煤炭储量的15%,占六盘水市煤炭储量的60%,有“江南煤都主煤仓”之称。全市现有煤矿89处(含10处混合所有制井区),选煤企业63家,入选能力6310万吨/年,现有焦化厂2家,产能为320万吨/年。当前盘州形成了以煤炭开采为主导的巨大的能矿装备产品市场,据初步统计,盘州市所有煤矿每年的机械设备需求量达91亿元左右,但全市的配套装备生产产值仅有1.13亿元,只能达到1.3%。盘州能矿装备市场规模大,现有产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对于本项目而言,市场优势明显。
   3、产业基础优势

目前,盘州市拥有多家能矿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以液压支架、液压支柱、皮带机、刮板机、浮选机、矿用安全设备等成套、配套、单件、原器件和中间材料等产品系列。此外,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以本地煤炭产业为基础,推动煤矿设备市场繁荣发展,完成了由“黑金”变“白金”的跨越式发展,已聚集盘江矿机、龙鼎工贸、誉创机械等龙头企业,主要生产掘进机、采煤机、大型液压支架、刮板机、大型皮带运输机等整机装备,以及电机、电线电缆、液压阀、非标件等配套设施设备,并可为能矿企业提供设备维修维护、设备租赁、矿山物联网应用等生产性服务。本项目主要制造能矿装备零件配套产品,将与开发区内的能矿装备制造企业高效配套。
    4、园区配套优势

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自1992年开发建设以来,已建成标准厂房150万平方米,公租房2600套;道路126公里,市政主次干道基本建成;建设供水管网138公里,水源点3个,日供水量1.2万立方米,能够满足现有园区生产生活用水;建设供电线路111公里,变电站4座,供电负荷承载能力18.8万千伏安,能够满足现有园区生产生活用电;建设天然气分输站1座,设计分输量4.8亿立方米/年,建设储配站1座,储气规模3万立方米,建设天然气管道34公里,可供园区用气能力2亿立方米/年,能够满足现有园区生产生活用气;建设通讯基站57个,实现园区通信网络全覆盖。园区较为完善的道路、厂房、水、电、气等配套设施为项目落地提供了保障。

5、成本要素优势

盘州市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成本相对低廉。据统计,盘州市常住人口107.4万人,同2010年相比增长了3.78%,此外,盘州每年输出大中专毕业生和技术学校毕业生4000余人,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人员2万余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地月平均工资为2500元(含三险一金),用工成本较低。盘州市红果经济开发区的工业用地价格为12-15万元/亩,工业用水价格为4/m³,工业用电价格为0.54/kWh,工业用气价格为3.6/m³,成本都相对低廉。盘州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工业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成本,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

四、项目发展定位及目标

    项目依托盘州市煤炭工业基础,充分发挥盘州市交通、水电、人力、政策、市场等多重优势,围绕能矿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建设集技术研发、产业制造、维修服务、贸易展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能矿装备制造小镇,着力打造西南地区重要能矿装备制造基地。

五、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内容:项目规划占地面积3200亩,总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按照“一心五区”的功能结构规划建设。“一心”指技术研发中心;“五区”分别是成套设备制造区、零部件制造区、设备维修服务区、产品贸易展销区和仓储物流区。
其中,技术研发中心主要围绕采煤机、掘进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矿用电机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套设备制造区主要围绕煤矿成套设备、煤矿安全装备、煤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设备等进行生产制造。零部件制造区主要围绕掘进、开采、输送、粉碎、洗选等能矿装备成套设备以及后续维修所需的零部件进行生产制造。产品贸易展销区主要包括能矿装备博览展销中心、能矿装备技术培训推广中心、能矿装备物流供应链信息平台等,打造集能矿装备储备、展示展览、网上交易、信息服务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服务区。

六、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为314852.9万元,其中建设总投资299852.9万元,占总投资的95.24%;流动资金1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4.76%

七、项目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项目盈利点主要来源于企业各类产品的销售及服务收入,包括各类能矿成套设备、零部件租赁和销售以及设备维修和市场综合服务收入等。
1)产值收入: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3200亩,按照200万元/亩的产出强度,本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64亿元,实现利税收入5.5亿元。
2)主营业务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辅料的耗费;生产人员工资;机器设备、生产厂房的折旧以及燃料动力费等,参考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经营情况,综合按照营业收入的70%计算。
3)期间费用: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销售费用主要包括销售人员薪酬、宣传推广费以及其他与销售活动相关的经费,结合行业基本情况,销售费用按照营业收入的5%计提。管理费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薪酬、办公费、差旅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结合行业基本情况,管理费按照营业收入的9%计提。研发费用主要包括研发人员薪酬和福利费、物料消耗及其他研发费,结合行业基本情况,研发费用按照营业收入的6%计提。
2、社会效益(1)可以直接创造1000多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数千人就业,对促进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2)每年可以为国家和地方财政增加直接税收,对于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完善盘州市能矿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建立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能力,降低企业外购零配件成本,提升盘州市能矿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盘州市装备制造业人才的能力和素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