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00014349/2024-1128648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发文日期2024年08月21日
文号是否有效
标题【文明实践】六盘水师范学院赴扯扎居委会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二期)

【文明实践】六盘水师范学院赴扯扎居委会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二期)

发布时间: 字体:

【文明实践】六盘水师范学院赴扯扎居委会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二期)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精神,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及质量,引导学生积极深入偏远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8月6日,六盘水师范学院“普语润乡实践团队”来到两河街道扯扎居委会,对当地居民进行普通话掌握情况调查,对老人、妇女、儿童开展推普志愿服务活动。

首先,在向扯扎党支部书记了解居委会的基本情况后,我们看到推普之路存在的一些问题,了解了乡村振兴的发展进度,有了新的发现和收获:民族间的交流屏障已基本打破,普通话普及达到了“听得明白”这一要求,但还有许多居民无法“说得清楚”。在居干部的带领下,进入居民家中访谈,大部分居民都能听懂我们所说的普通话,但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并不能熟练运用普通话与我们交流,当地大部分人基本使用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包括老年、少年。

8月7日,扯扎居干部与团队成员从居委会出发,前往盘州站,共同观看学习了两河街道冯家庄居委会开展的文明实践活动。针对现场观看表演的不同群体,青少年、老年以及参演人员,对他们开展普通话知识讲解及宣传。


但如何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守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在不遗失少数民族语言及地方方言的同时打破民族间地域间的语言壁垒,这是推普团队和少数民族文化守护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普通话或本地方言成为了大部分家庭日常交流的语言,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正在减少。尤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民族语言环境的熏陶,他们几乎不再运用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将会使得能够流利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群体减少,最终可能导致某些语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消亡。我们不能为了推普而消灭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如何平衡推广普通话和守住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的天平,我们还需仔细思考。

8月8日,扯扎居干部与团队成员从居委会出发,前往扯扎居委会四组,走访老年人居住所,帮其进行老年人养老保险网上认证。在此过程中,需要收集他们的姓名、电话号码等信息,以便进行网上认证。但由于多数老年人沟通交流的方式为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且对普通话的接收能力不强,导致我们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困难。

在亲身参与养老保险网上认证过程中,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数字化障碍,也学会更加耐心细致地倾听老年人的需求和想法,人际沟通和情感交流的能力得到一定提升。在与小朋友的交流中,不仅推广了普通话,还促进了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与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背景的人交流,让我们有机会从多个角度看待世界,拓宽视野。

通过此次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地实践后,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在接下来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扯扎居委会开展走访调查、教学实践、推普宣讲等。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