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4-959070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2024年07月17日 | |
文号 | 是否有效 | ||
标题 | 盘州“云上竹海”演绎竹子“变形记” |
竹荪、竹根水、竹制品……一根竹子、一片竹林,在竹海人面前都能成功“变形”。
位于盘州市东南部的竹海镇,244.11平方公里的镇域内森林覆盖率达69.8%,连片竹林有3万亩,素有“云上竹海”“天然氧吧”的美誉。近日,记者来到平均海拔1800多米的盘州市竹海镇探寻竹子的“变形记”。
蜿蜒在竹林里的游步道
“野”山珍变身“家”产业
“我们漫山遍野的竹子浑身是宝,我带你们一一去看!”刚踏入这片竹海,该镇宣传委员朱恩普,一见面就卖了个关子。
“这是我今天刚找的竹荪。”在石门村村民朱国根家中,他掀开挡雨薄膜,4个白嫩可爱的竹荪就露了出来,“这是好东西嘞,一斤干的能卖1500到1800元。”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被列为“草八珍”之一,同时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朱国根告诉记者,村子四面的竹林里,每年5-8月都会长出许多野生竹荪。勤快的村民一年光采摘竹荪就能增收近1万元。
“我们还有人工种植的嘞,我们已发动种植大户种植红托竹荪50余亩,年产值192万余元。”朱恩普抢着介绍道,“我们采用‘村集体+种植大户’的模式,去年开始实施竹海镇红托竹荪种植扩建项目,已在独迷村种植红托竹荪100亩,就看接下来的收成了。”
连片竹海滋养的美味不止竹荪,每年竹林里产出的约300万斤鲜竹笋,正悄悄长成大产业。
在竹海镇上渔塘专业合作社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包装干竹笋。包装袋上的“竹海镇老厂干竹笋”异常显眼。
“这是我们的2021年注册的商标,我们都是以品质占领市场。”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该镇的干竹笋已进驻六盘水的部分商超及农特产品专营店,2022年线下销售干竹笋2万余斤。
老手艺让竹子焕发新生
竹海镇每个阶段的竹子都各有用途,嫩笋能直接加工成美味菜肴,也可加工成干笋以便长期保存;新竹初成时,可经多道工序生产出优质的毛边纸;老竹子可用于加工生产生活器具及其他工艺品。
在石门村的一间造纸坊里,54岁老手艺人王进正忙碌着。只见他用竹帘在盛放纸浆的池子里来回荡两下料,竹料就成为薄层附着于竹帘上,抬起覆在一旁已有近六七十公分的纸堆上轻轻掀开,薄薄的纸张就顺势被完整取下。
王进和竹浆造纸已经打了30多年交道,他告诉记者,竹子造纸已成为父辈和自己的谋生手艺。
一根根竹子变成一张张纸,需要经历洗麻、煮麻、捞麻、踩麻等72道工序,全程手工制作。竹海镇保留的“古法造纸”技艺,已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何联算制作的鸟笼
反复认真检查过后,何联算将新做好的鸟笼小心放好,开始准备制作下一个订单。私人订制,按款式不同,一个鸟笼价格最高能卖3000元左右。
53岁的何联算是盘州市竹制工艺技艺传承人,制作鸟笼近30年,川笼、广笼、跳笼、水城笼等各种款式的鸟笼都是他擅长的。靠着好手艺和不断地摸索改进创新,何联算不愁订单。
据了解,竹海镇像何联算这样的竹工艺品篾匠及周边生产者有12家,手艺传承人200余人。
好生态涵养“致富水”
竹海镇的高海拔搭配良好的生态环境,让遍布竹子的山野涵养住优质的水源——竹根水。
“我们去年生产了50万桶桶装水,近一万瓶瓶装水。”拿着新包装的瓶装竹根水,贵州新乌蒙竹根水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董梅,仔细推荐起来。
据了解,该水厂竹根水水源点位于该镇海拔2000多米的竹林内,盘根错节的竹根根系,净化出极低矿化度、极低硬度、超低钠优质极软水,水质清澈透明、甘甜。占据盘州80%以上的饮用水市场。
“这是前几天广东的客户和我订的竹根水,要50箱。”打开微信聊天界面,董梅一一和记者展示外省客户下的订单。
董梅介绍,公司接下来会把重点放在瓶装水上,去打开省内其他县市及省外更广阔的市场,争取把竹根水做出上千万的产值。
竹海镇生产的瓶装竹根水
俗话说“好水酿好酒”,拥有如此好水的竹海镇酿出的酒味道亦是香味醇厚。
在密布的竹海间,伴着哗哗流水声,赵蕾家的酒坊不断飘出阵阵酒香。当地种植的玉米搭配甘冽清甜的竹根水,在神奇组合作用下,酿制出当地人钟爱的苞谷酒。
“我家酒不用拉出去,客人自己上门买。”因着好品质,赵蕾一天酿200多斤酒坐在家中就能销售。
竹海镇辖区内目前已有各种酿酒企业(作坊)67家,年产量约380吨,星星点点的酒家已逐渐发展成竹根酒产业。
围绕3万亩竹海,竹海镇已发展起竹荪、竹笋、竹工艺品、竹根水、竹根酒等“五竹”产业,并成立盘州市竹产业协会进行全面推广运营。朱恩普介绍,接下来将拓宽销售渠道,用市场需求拉动生产,推动“五竹”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