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个人中心
  • 背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公共文化服务
盘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基本情况
来源:盘州市人民政府 作者:盘州市人民政府
字号:

盘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基本情况

盘州市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是贵州省的西大门,位于六盘水市西南部,是云贵交通、能源、商贸、物流、旅游的重要节点,是毕水兴经济带的中心腹地。境内有2个省级开发区,1个市级产业园区,下辖146街道7乡,530个村(居),聚居着汉、彝、苗、白、回等29个民族,人口120万。

自六盘水市获得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资格以来,盘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繁荣和发展盘州文化的一个历史机遇,作为增强市民自豪感和归属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有效载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广阔平台扎实创建,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盘州市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克难攻坚,严格对照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扎实、稳步、全面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

一、高位统筹,举全市之力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盘州市党政齐抓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效。近年来,盘州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强化服务,相继研究出台了《盘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总体方案(2018-2020年)》《盘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实施意见》《盘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一系列政策文件,引领促进盘州市公共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有效保障了盘州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了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力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的问题

创建过程中,盘州市坚持普遍达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购买公共文化产品,打造文化专业团队,扶持鼓励民间业余文艺团队”等措施,实现人均文体场地面积达到1.96平方米以上,人均占有藏书0.92册以上,文化馆和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服务体系覆盖所有乡镇(街道),文体惠民工程亮点纷呈,数字化建设无线网络覆盖城乡,文旅融合生机焕发,全面完成了各项创建任务,有效攻克了一些长期制约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一)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一是图书馆得到升级改造。2017年盘州市投资1200万元完成图书馆馆舍面积3355㎡的升级改造,馆舍环境、办公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图书管理自动化系统及各功能室得到全面升级,进一步完善图书录入、分类上架、办证借阅工作,2019年底 ,完成了以盘州市图书馆为总馆,2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530个村(居)为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建设,总馆、各分馆及基层服务点实现了通借通还,在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评为三级图书馆。二是文化馆馆舍功能得到改善。盘州市文化馆在体育场办公(独立区域),建筑面积约3000㎡。设置有展览厅、排练厅、书画室、培训室、文艺创研室、多功能厅、学习室、服装道具室等功能场所。现有编制12人,有音乐、戏剧小品、舞蹈、美术、书法等门类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馆职工的80%。在全国第四次文化馆评估定级中被评为三级文化馆。三是乡(镇、街道)、村(居)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已完成2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提升改造,全部达到创建标准。盘州市530个村(居)实现农家书屋、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

(二)公共财政投入大幅提升。盘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提升整改、创建氛围营造以及文体活动的开展和培训文化人才等工作,2019年投入806.8万元,2020年投入289万元。

(三)推进数字文化馆、图书馆建设,探索“互联网+”助力公共文化服务。完成并正常启用盘州市文化馆网上平台,网站设有活动资讯、党政专栏等栏目。开通“文运盘州”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实现群众文化服务近基层、近百姓,为市民提供了全开放、不打烊、高品质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成盘州市图书馆网站,同时还开通了“盘州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极大的满足了市民的阅读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

(四)强化服务,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流动演出、举办公益性艺术培训、戏曲进乡村;开展盘州市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业务培训、文化志愿者服务、“圆房子”绘本故事活动、“盘州讲坛”系列讲座、世界读书日”;开展了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扫黑除恶宣传、文化进村等各类活动,创新内容和载体,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让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建设新成果。

(五)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线下”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一是线下根据要求做好公共文化场所关停和消毒查杀工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盘州市及时制定《盘州市文旅行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组建巡查督导组、文化演艺活动监管组、体育场馆及赛事监管组、文保单位监管组等13个工作组,不间断开展安全检查,切实做好全市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工作。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投身至疫情防控一线,利用移动音箱、大喇叭等文化设施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切实为市民提供了疫情知识宣传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二是线上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盘州市图书馆在线上开展“品读经典,全民战疫”听书打卡活动”、“以笔为援,抗击疫情”主题文学作品有奖征文活动、“指尖技艺—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服饰”展览活动,1100余人参与活动。文化馆线上开展了“决战疫情、守护盘州”抗疫书法作品展、“以舞抗疫,我们在行动”网络健身舞蹈大赛活动参与人次达260余人。在防控疫情期间盘州市创作了《爱与爱的告白》、《看我中华儿女》、《有你就不孤独》等抗疫歌曲。三是有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对外开放。公共文化场所建立人员排查登记台账,消毒台账,设置体温检测区、隔离区,做好疫情防控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为市民提供了安全健康的公共文化服务,极大的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成功探索出具有盘州地域特色、受百姓与游客欢迎、文旅融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一是以开展品牌活动为抓手丰富内核,2019全年推出文旅活动70余个,紧扣“避暑康养”品牌,推出消夏文化节明星演唱会、刺梨花节、哒啦仙谷“惠玩一夏”、师风化雨·桃李芳菲、趣味端午行、非遗民族文化表演、“妈咪有戏”亲子泳装比赛、全国摄影家百人采风团走进盘州等;围绕“温泉+滑雪”,积极出台冬季宣传营销优惠政策以及多样的营销活动,赴南宁、昆明、黔西南开展文化旅游进校园、进社区等“七进”活动,众多精彩活动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流连忘返;参加“中国凉都·六盘水第二届生态美食节暨文化旅游商品展”,20家盘州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商户参展,其中七个文化旅游商品荣获“凉都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称号。二是以地域文化为载体实施。依托彝族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名片,培育打造一批具有文成特色、彰显时代精神、延伸示范效应的文旅融合服务项目。活动以保护、传承、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旅融合,促进全市旅游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为主线,以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倡导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

(七)“广电云”户户用工程建设情况。盘州市530个村(居),其中双网覆盖79个村(居),户户用工程覆盖451个村(居),实现广电网络信号全覆盖。

三、典型做法

(一)推进资源整合。一是整合内部资源。利用闲置场所、闲置小学改造公共文化空间,让服务更便民。二是整合外部资源,比如组织、宣传、教育、工会、体育等。如组织部的“1+5+N”,实现基层文化资源共享。

(二)建立社会反馈机制。深入研究群众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适宜对路的文化产品,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和群众的满意度。如,建立供需对接平台,知道群众所需;建立反馈和评价机制,知道社会和群众的认可度、满意率;建立考核机制,督促指导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改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方式,按标准建设、按规范服务。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群众的意愿反映上来、落实下去,力求供给精准。





盘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119





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