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出台背景
盘州官山机场项目是《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项目,是贵州省“一枢纽十六支”民用运输机场布局之一。盘州官山机场性质为国内民用运输支线机场,场址位于盘州市鸡场坪镇官山居委会,按照4C级民用机场进行建设,估算总投资20.54亿元。盘州官山机场项目的建设可弥补贵州省机场布局空缺,有效辐射周边普安、晴隆、富源、宣威等区域人民群众;可有效改善我国西南边远地区的交通条件,完善我市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可加强国防建设,提高我市应急救援能力;有利于我市旅游等资源的开发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便于落实完善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暨中国对外投资洽谈会妥乐分会对接成果,早日实现盘州市产业转型升级。为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序推进搬迁安置工作,该方案经过盘州市房屋征收服务中心、盘州市司法局、盘州市自然资源局、盘州市农业农村局、盘州市水务局、盘州市交通运输局、盘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盘州供电局、盘州市鸡场坪镇、盘州市两河街道办、盘投公司、贵州省广电网络盘州分公司、中国电信盘州分公司、中国移动盘州分公司、中国联通盘州分公司等单位共同多次讨论修改后报市政府研究,经盘州市二届人民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印发实施。
二、目标任务
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有序开展房屋搬迁安置工作,征收过程依法依规、补偿公平、公正、公开。鸡场坪镇、两河街道办负责盘州官山机场项目及盘州官山机场快速联络线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所涉及的土地及房屋(含地上的建(构)筑物及附属物)征收工作,涉及房屋全部拆除,被征收户得到妥善安置,保证盘州官山机场项目及盘州官山机场快速联络线项目在预期内建成并如期投入使用。
三、主要内容
共有十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征收目的,明确本项目的性质及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第二部分是征收原则和依据,指出本项目建设的审批文件、征收及补偿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第三部分是征收主体和实施单位,说明本项目中各相关单位及部门的角色定位。第四部分是征收补偿范围,明确本项目征收范围和补偿范围。第五部分是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六盘水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等有关事宜的通知》(六盘水府函〔2020〕44号)。第六部分是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明确采用货币补偿安置、房屋产权置换安置、农宅集中划地安置、农村宅基地分散安置四种方式进行安置,同时明确搬迁奖励、过渡费、搬家费、经营性用房搬迁补偿费,并作出安置要求。第七部分是企业征收搬迁,明确采用评估和非评估两种方式补偿。第八部分是其他,明确房屋丈量标准和房屋缺失减扣标准。第九部分是户数认定,主要针对户数的认定作出原则性规定,并列明属于“一户”的特定情形。第十部分是评估机构的选定,主要是确定选择评估机构的适用规则。第十一部分是通信、广电、电力等设施迁改,确定负责通信、广电、电力等设施迁改的责任主体及费用承担。第十二部分是工作经费,明确工作经费的计提标准。第十三部分是本方案未尽事宜,有规定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征收单位与业主单位协商处理。第十四部分是本方案解释主体,由盘州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第十五部分是方案执行日期。
四、重要关键词解读
(一)农宅集中划地安置:指农宅集中划地安置点规划在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规划控制区外、盘北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区外。
(二)四通一平:四通指通水、通电、通路、通网,一平指安置点的平场工作。
(三)经营性用房:
1.用地性质为集体土地,建设在集体土地上的房屋且实际用于经营的部分。
2.划拨土地、出让土地上的房屋,房屋产权证上未标注商业或临时用地且实际用于经营的房屋。
(四)再次搬迁:指政府因其他项目建设的需要,对合法房屋进行征收后,合理安置在本次建设项目征收范围内,本次进行再次征收的拆迁户。
(五)安置补贴:指选择货币安置的,为保障拆迁户购买商品房或其他房屋作为住房给予的补贴。
五、特色亮点
(一)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规划控制区内、盘北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区内不再实行农宅集中划地安置,节约土地,土地利用率高,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根据市场规律,提高货币补偿,搬迁户所得补偿款在一定范围内能购买商品房或其他房屋作为住房。
六、其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贵州省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7〕65号)《贵州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试行)》(黔府发〔2021〕7号)《贵州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停产停业补偿指导意见》《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房屋测量规范》(GB/T17986—2000)《房地产估价规范》(GB/T50291—2015)《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六盘水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等有关事宜的通知》(六盘水府函〔2020〕44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订本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