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个人中心
  • 背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政府文件
  •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4-178206
  • 信息分类:
  • 通知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21-06-25
  • 文  号:
  • 盘州府发〔2021〕9号
  • 是否有效:
  • 名  称:
  • 盘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盘州市2021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
盘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盘州市2021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盘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盘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号:

盘州府发〔2021〕9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请脱贫县抓紧编制2021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的预通知》文件工作要求,经市政府会议研究审定同意,现印发《盘州市2021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1625

盘州市2021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

涉农资金实施方案

第一章序言

(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和《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财农〔202122号)等文件精神,持续深入推进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规范使用管理、提高整合成效,结合盘州市工作实际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方案编制依据

1.资金整合政策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

2)《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2017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农〔20174号);

3)《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1624号);

4)《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黔财农〔201727号);

5)《关于做好2018年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农〔20189号);

6)《关于做好2018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黔财农〔201813号);

7)《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2019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农〔20197号);

8)《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19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黔扶领通〔20194号);

9)《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财农〔202122号);

10)《关于请脱贫县抓紧编制2021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的预通知》。

2.资金整合规模

整合资金范围16项,包括: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水利发展资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不含森林资源管护和相关试点资金)、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补助部分)、农村环境整治资金、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资金(原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资金)、常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省级统筹部分)、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除外)、旅游发展基金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建设部分(不包括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水安全保障工程、气象基础设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的支出)

3.编制依据

盘州市2021年脱贫攻坚规划和相关部门专项规划

4.统筹资金范围

1)中央、省和六盘水市明确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

2)本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

3)整合资金范围16项的结余及存量资金。

(三)方案编制因由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统筹整合安排财政涉农资金。支持全市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为实施平台,以打造三变改革升级版为主要抓手,把目标相近、方向类同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从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脱贫农民持续致富,推进全市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四)方案编制原则

1.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充分发挥政府在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中的主导作用,依托盘州市十四五脱贫攻坚规划,根据当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需要,统筹考虑整合范围内财政涉农资金规模,结合可用于乡村振兴各方面的其他财政资金情况,合理安排当年计划整合资金规模

2.提高效益,促进发展。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政策、制度及措施,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老百姓脱贫致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坚持规划引领,紧紧围绕全市主导产业,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生产发展薄弱环节,开展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支撑、资金集中、连续投入的方式,助推脱贫攻坚。

4.分工协作,强化责任。全市各级各部门加强协调,摒弃部门利益,站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强化责任,精准指导,高位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工作。

5.精准项目,杜绝负面清单禁止单位基本支出、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偿还债务、垫资或回购、注资企业、设立基金、购买各类保险等整合资金的负面清单发生。

第二章目标任务

(一)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任务

根据当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需要,统筹考虑整合范围内财政涉农资金规模,结合可用于乡村振兴各方面的其他财政资金情况,合理安排当年计划整合资金规模

(二)项目建设目标

支持全市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为实施平台,以打造三变改革升级版为主要抓手,把目标相近、方向类同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从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推进全市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三)资金整合目标

结合农业生产、畜牧生产、水利发展、林业改革发展、农田建设、农村综合改革、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农村环境整治、农村道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乡村旅游等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在整合资金范围内打通,统筹安排使用。整合资金使用要兼顾脱贫村和其他村、脱贫户和

其他户。

第三章工作措施

实施精准项目,推进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创新整合资金使用管理,加强资金监管等。盘州市财政涉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根据审定的计划,将整合的项目计划、资金计划分别下达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项目主管部门根据下达的计划督促实施单位组织项目实施,加强资金使用监管。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公示制,确保工程质量,采取分级组织验收的方式(自验、请验、市级验收)进行验收。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负责质量监督,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是第一责任人的原则,负责各主管涉农整合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的清查、整改等工作,确保资金安全、使用高效

第四章项目建设

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需要,统筹整合范围内财政涉农资金规模,结合可用于乡村振兴各方面的其他财政资金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具体项目。

(一)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农村交通项目2812,685.50万元、水利项目83,250.47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4,287万元、人居环境改善项目374,900万元等4类项目8025,122.97万元。

1.农村交通。项目2812,685.50万元。

1.1农村公路改扩建项目2个资金11,926万元。

1.1.1建设地点:旧营乡茶厅村、竹海镇南星村、新民镇雨那村等3个乡镇10个村实施农村公路改扩建项目。

1.1.2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农村公路改扩建项目48.481公里,建设路基、路面排水、防护工程、标志标牌等。

1.1.3建设标准。根据交通部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实施。

1.1.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按实施方案实施。

1.1.5项目效益:项目实施后,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等级,改善路面行车条件,解决沿线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减少运输成本,增加收入,项目覆盖脱贫户16955939人。

1.2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25个,投资699.50万元。

1.2.1建设地点:丹霞镇赵官屯居委会、胜境街道平关居委会5个乡(镇、街道)25个村(居)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

1.2.2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8.29公里,建设标志、标线、护栏等。

1.2.3建设标准。根据交通部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实施。

1.2.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按实施方案实施。

1.1.5项目效益:项目实施后,改善行车安全,降低交通事故,减少财产损失、产业发展,减少运输成本,增加收入。项目覆盖脱贫户336810937人。

1.3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1个,投资60万元。

1.3.1建设地点:鸡场坪镇中屯村。

1.3.2建设内容和规模。河道清淤2474米;机耕道1298米;灌溉渠42976米;灌溉管网9595米;引水渠2000米等配套基础设施。

1.3.3建设标准。按照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根据规划设计实施。

1.3.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202112月底全面建设完成。

1.3.5项目效益。完成河道清淤2474米;机耕道1298米;灌溉渠42976米;灌溉管网9595米;引水渠2000米等配套基础设施

1.4.大连韩伟集团120万羽生态蛋鸡养殖项目1220万元。

1.4.1建设地点:羊场乡徐寨村。

1.4.2建设内容和规模:平场23万立方米。

1.4.3建设标准:按照规模养殖场标准,根据规划设计实施。

1.4.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202112月底全面建设完成。

1.4.5项目效益:解决30人就业。

1.5.新希望集团生猪产业化项目1200万元。

1.5.1建设地点:旧营乡罗家田村。

1.5.2建设内容和规模:新建2栋生猪育肥舍,面积5000平方米。

1.5.3建设标准:按照规模养殖场标准,根据规划设计实施。

1.5.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202112月底全面建设完成。

1.5.5项目效益:解决30人就业。

1.6.软籽石榴巩固提升项目71,000万元。

1.6.1建设地点:旧营乡罗家田村。

1.6.2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软籽石榴基地单轨运输设施4700米(响水镇新民村1500米,英武镇王官村1200米、大山镇补嘎村2000米);产业路830米(英武镇上午取村480米、大山镇补嘎村350米);除草、施肥、修枝整形、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控等措施巩固提升规模5141亩。

1.6.3建设标准:依照《盘州市软籽石榴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执行相应技术标准,该标准为201910月由盘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由贵州省盘州景农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编写并实施,目前已包括《种植技术标准》《土、肥、水管理技术标准》《修枝整形技术标准》《软籽石榴质量标准》等,已成功申报并作为贵州省地方标准开展实施。

1.6.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202112月底全面建设完成。

1.6.5项目效益:项目覆盖4个乡(镇)6个村352611657人,其中脱贫户6292298人。通过项目带动农户到基地务工,预期带动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1.7.宏财聚农刺梨榨汁设备采购项目22,000万元。

1.7.1建设地点:保田镇上保田村、两河街道亮山村。

1.7.2建设内容和规模:厂房改造、采购榨汁线2条(30/小时)总投资2,000万元。

1.7.3建设标准:执行食品生产加工行业标准。

1.7.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20218月底全面建设完成。

1.7.5项目效益:解决盘州23个乡镇刺梨收购,项目实现脱贫人口全覆盖,刺梨种植将通过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的打造,促进全面巩固脱贫工作,盘北生产线待涉及刺梨种植产业进入收益期,将解决农户9842户、24622人就业、吸纳脱贫户1536户、带动5061人就业,本项目的实施,预计平均每年可为参与项目的农户带来增收19887.5万元,平均每户农户可增收2.02万元。盘北生产线待涉及刺梨种植产业进入收益期,带动约8588户农户增收,带动直接用工35人,间接辅助用工600人。将解决农户8588户、24208人就业、吸纳脱贫户1095户、带动3425人就业,本项目的实施,预计平均每年可为参与项目的农户带来增收14220.68万元,平均每户农户可增收1.65万元。项目后期加工生产销售所得利润的百分之三将全部返还给参与种植的合作社脱贫户社员。通过项目的计算原料加工、销售、交通运输、餐饮旅游、教育培训等均可直接带动就业岗位。

1.8.农贸市场建设项目2987万元。

1.8.1建设地点:两河街道樱桃树居委会、亦资街道金秋居委会。

1.8.2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面积1098平方米,建设100个摊位、1个生鲜区、1个蔬果区、1个干货区、1个海产区、1个副食区、1个配套服务区;40余个摊位、一个生鲜区、一个蔬果区、一个干货区、海产区、副食区、配套服务区等合计300平方米。

1.8.3建设标准:执行食品生产加工行业标准。

1.8.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20218月底全面建设完成。

1.8.5项目效益:解决易扶搬迁点3500人购物,220人就业。

1.9刺梨产业巩固提升项目51,000万元。

1.9.1实施地点柏果镇堕丘村、泥水村,淤泥乡三合村、双龙村,盘关镇贾西村等3个乡镇5个行政村。

1.9.2建设内容及规模。梨巩固提升10000亩,整形修剪1次、施肥2次、病虫害防治1次。

1.9.3建设标准。1000/亩。

1.9.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项目拟于20211月启动实施,1231日前全面完成。

1.9.5项目效益。巩固提升项目建设完成后,在原产量的基础上,预计每亩刺梨基地可增产50公斤刺梨,每亩基地可增加200元收入,10000亩巩固提升示范基地建成后每年可增加200万收入。示范基地的打造和建设将为项目实施区域提供约1500个工作岗位,每亩中耕除杂、施肥、修枝整形等环节产生劳务费用414元,10000亩基地巩固提升可产生劳务费用414万元,按1500个岗位计算每人可增加劳务收入2760元。巩固提升基地预计共带动项目区域农户2401户,8045人,其中脱贫户 6171980人。同时通过巩固提升建设,对本地、周边地区农村和农民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农户生产积极性,提高产业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除可长期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外,还可安排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1.10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彝族特色农旅项目1240万元。

1.10.1建设地点:淤泥乡麻郎垤村。

1.10.2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堡坎1370m³,挖土方10000m³,建设人行吊桥长30m、宽2m,建设人行步道长500m、宽1.5m,建设七彩路面长5000m、宽2.5m,铺设排水管道主管400m、分管1500m,建设污水处理系统1套,建设配套的民族活动场所1处,对现有场地进行平场。

1.10.3建设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各项设施进行建设。

1.10.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202112月底基本建设完成。

1.10.5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将为麻郎垤村所完整保留的彝族语言、古彝文、传统节庆、风俗习惯、麻布原材料种植、纺织、挑花、刺绣、蜡染、剪纸、石雕、根雕、茶艺等民族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全面开发和展示。同时,彝族原生态山歌、彝族古歌、彝族传统舞蹈、彝族传统服饰、水粄酒、坨坨肉、羊汤锅、牛杂汤锅、传统菜品等歌舞及饮食文化元素能够产生前所未有的经济价值。在产业方面,麻郎垤村根据季节大量种植苎麻、乌洋芋、蔬菜等经济作物,同时发展菜牛、山羊、土鸡、肥猪等养殖业也能够得到带动发展。最终全面促进和提升麻郎垤村甚至周边村寨及周边乡镇的经济发展。能巩固直接或间接带动整个淤泥彝族乡23557499人建档立卡脱贫户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亦能解决麻郎垤及周边村寨200余人的建档立卡脱贫户的灵活就业问题。

1.11以工代赈产业项目1100万元。

1.11.1建设地点:双凤镇沙沟村。

1.11.2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建设内容为建设生产便道9公里,路宽1.5-2米。

1.11.3建设标准:100万元。

1.11.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项目拟于20217月启动实施,202112月底前全面完成。

1.11.5项目效益:覆盖沙沟村400亩樱桃产业,解决产业管护、采摘及运输问题;项目实施预计解决当地低收入40人临时就业问题。

2.微小水利。项目10个资金3,250.47万元。

2.1.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1个资金473万元。

2.1.1实施地点。乌蒙镇、鸡场坪镇、柏果镇、坪地乡、盘关镇、民主镇、大山镇、双凤镇、丹霞镇、刘官街道、英武镇、保田镇、响水镇、胜境街道、旧营乡、保基乡、羊场乡、淤泥乡、普古乡全市21个乡(镇、街道)167个项目点。

2.1.2建设内容及规模。维修、更换各类型号管材327206m;维修、更换各类型号PE3591m;更换管件470;维修、更换水表37321块;水龙头16816个;闸阀6098个;维修水泵40套;维修、更换配电箱等电气设备20台。

2.1.3建设标准。盘州市补助473万元。

2.1.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项目拟于20213月启动实施,202112月底前全面完成。

2.1.5项目效益。提升21个乡(镇、街道)167个项目点47万人的饮水工程问题。

2.2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1个资金675万元。

2.2.1实施地点两河街道吴官村、扯扎村、岩脚村,1个乡(镇、街道)3个村(居)。

2.2.2建设内容及规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5km2,其中经济林种植191.23hm2;种草5.22hm²;补植补种35.09hm²;封育治理484.77hm2;保土耕作788.61hm2;机耕道5.6km,生产便道0.9km,新建截排水沟2.12km,沟道整治0.67km;项目工程碑1块,封育牌10块。

2.2.3建设标准。项目补助标准50/亩。

2.2.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项目拟于20214月启动实施,202112月底前全面完成。

2.2.5项目效益。年蓄水效益为36.59万立方米,减沙效益为3.18万吨,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7%,有效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3盘州市淤泥乡三合泵站建设工程项目1个资金62万元。

2.3.1实施地点淤泥乡三合村。

2.3.2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泵站1座,10kv输电线路500m,安装变压器1台,安装上水管780m

2.3.3建设标准。项目补助标准155/

2.3.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项目拟于20218月启动实施,202212月底前全面完成。

2.3.5项目效益。完善高效节水灌溉4000亩,增加粮食及经济作物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2.4水库维修养护项目2个资金79万元。

2.4.1实施地点红果街道沙陀村、两河街道鄢官村、鸡场坪镇中屯村、柏果镇大岩脚村,保田镇小河村、保田镇洒坝村、刘官街道松官村、坪地乡岔河村、丹霞镇木龙村、普田乡大木桥村、大山镇居委会、大山镇滑石板村、民主镇下厂村、竹海镇石门村、淤泥乡龙脉穴村、坪地乡七官营村、鸡场坪镇宜木嘎村、胜境街道冷水沟村等13个乡(镇、街道)18个村(居)。

2.4.2建设内容及规模。哮天龙水库:疏通廊道坝基排水孔,大坝左岸修建排水沟,管理房维修,围墙维修,新建渗漏监测设施,大坝观测房维修,取水管、冲沙底孔排水管防腐,坝坡整理,改造坝下便道,贵州水库巡查管理系统安装。许家屯水库:大坝外坝坡,坝基保护范围内进行杂草杂木清除,供水管道改造,对外坝坡进行整治。中屯水库:新安装护栏75米。团结水库:安装护栏312米,砼路面硬化。清底河、洒坝、松官、许家屯、长海子、木龙、大木桥、大桥河、滑石板、长箐河、刘家田、捞诸、大洼塘、洼基河等14座水库巡查APP安装及警示牌安装。白河沟水库:弧形闸门更换止水胶垫;改造量水堰,将三角堰改造成梯形堰;安装贵州水库巡查APP管理系统;安装高清数字摄像监控设备;修建码头。

2.4.3建设标准。哮天龙水库15万元,许家屯、中屯、团结水库35万,14座水库巡查APP安装及警示牌安装14万元;公益性岗位补助10000/座;白河沟水库维修养护15万元。

2.4.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项目拟于20216月启动实施,20226月底前全面完成。

2.4.5项目效益。灌溉面积5.51万亩,向城镇供水4076.9m3,保障42.18万人供水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2.5中小河流治理项目3个资金1,961.47万元。分别为盘州市松河河道治理工程、盘州市付家小河(二期)河道治理工程、盘州市保田镇甘河河道治理工程,综合治理长度为10.57km

2.5.1实施地点盘州市鸡场坪镇、羊场乡、保田镇。

2.5.2建设内容及规模。(1)松河河道治理通过采取以新建堤防、护岸、清淤疏浚为主的工程处理措施,对鸡场坪镇歹马村歹马河段实施治理,提高沿岸农田及村庄的防洪标准,有效保护两岸农田4100 亩,保护人口7000 人。治理范围为歹马村村委会下游150m处(桩号K0+000)至歹马村二道岩中桥下游180m 处(桩号K2+350),河道综合治理长度共计2.35km。(2)付家小河(二期)河道治理通过采取以护岸、新建堤防、局部河段拓宽改造、清淤疏浚、清障为主的工程处理措施,对盘州市付家小河(二期)河段实施治理,提高沿岸农田及村庄的防洪标准,有效保护两岸农田 3300 亩,保护人口 8000 人。治理范围:主河道治理起点为小河村下岩脚交通桥上游 106m 处(桩号 K0+000),治理终点为与下午村联络桥支流汇口处下游 120m 处(桩号 K4+980),综合治理长度 4.98km;下午村支流治理起点为下午村杨桃菁小学门口处(堤中桩号 K 1 0+000),治理终点位于付家小河汇口处(堤中桩号K 1 1+075)综合治理长度 1.075km。主河道及支流总综合治理长度为 6.055km。(3)保田镇甘河河道治理通过采取以护岸、新建堤防、局部河段拓宽改造、清淤疏浚为主的工程处理措施,对盘州市保田镇甘河河段实施治理,提高沿岸农田及村庄的防洪标准,有效保护两岸农田 700 亩,保护人口 2531 人。治理范围为上甘河三岔沟上游 230m交通桥处(桩号 K0+000)至污水处理厂下游 300m 处(桩号K2+130),综合治理长度 2.13km

2.5.3建设标准。松河河道治理工程为304.68万元/km、付家小河(二期)河道治理工程为151.77万元/km、保田镇甘河河道治理工程为310.79万元/km

2.5.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项目于20214月启动实施,202111月底前全面完成。

2.5.5项目效益。松河河道治理工程有效保护两岸农田4100 亩,保护人口7000人;付家小河(二期)河道治理工程有效保护两岸农田 3300 亩,保护人口 8000 人;保田镇甘河河道治理工程为有效保护两岸农田 700 亩,保护人口 2531 人。

3.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个资金4,287万元。

3.1.1实施地点新民镇小石桥村、白鱼村,新民镇嘿啥村、雨那村,保田镇鹅毛寨村,保田镇鲁楚坡村,大山镇松山村、古德村,大山镇皂角树村、坪地村,大山镇高山村、高兴村,竹海镇法土村、岩峰村,两河街道亮山村、坪地乡洒克梅村,保田镇冬瓜岭村等6个乡(镇、街道)17个村(居)。

3.1.2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泵站1座,新建蓄水池10座,灌溉管道50662m,改建排水沟6012m;新建机耕路47652m,改建机耕路59345m,新建生产路1944m。建设高标准农田51600亩。

3.1.3建设标准。盘州市涉及乡镇补助1200/亩。

3.1.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项目拟于20216月启动实施,20226月底前全面完成。

3.1.5项目效益。建成高标准农田51600亩,增加粮食及经济作物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4.人居环境改善。项目374,900万元。

4.1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整合项目222,400万元。

4.1.1实施地点普古乡播秋村、普古乡嘎木村、普古乡勒米村、普古乡坡脚村、普古乡普古居委会、普古乡七宜克村、普古乡水坝村、普古乡王家寨村、普古乡天桥村、保田镇洒坝村、保田镇甘塘子村、保田镇甘河村、民主镇马家厂村、盘关镇月亮田居委会、盘关镇断江居委会、盘关镇沿塘居委会、丹霞镇铁厂村、旧营乡坪田村、旧营乡海马珠村、旧营乡茶厅村、石桥镇新街居委会、石桥镇南冲居委会等7个乡(镇)22个村(居)实施人居环境建设项目。

4.1.2建设内容及规模。串户路硬化25835m³,公共场地硬化1851m³,挡墙砌筑8435m³,砖砌体1390m³,排污管沟26100m,公厕1003㎡,路灯328盏,安装钢护栏482m,检查井198个,雨篦子128个,预制沟盖板111m³等基础设施。

4.1.3建设标准。建设标准在不超出盘州府办发〔201749 号文件建设标准范围的前提下,以各乡(镇、街道)制定的党政联席会议纪要为准。

4.1.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项目拟于20216月启动实施,202112月底前完成。

4.1.5项目效益。项目实施后,使覆盖的7个乡镇22个村(居)1210638568人(其中脱贫户16965632人)的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4.2中央扶贫资金安排项目122,500万元。

4.2.1实施地点羊场乡下午村、保田镇打碓窝村、保田镇三万底村、石桥镇六科村、石桥镇威箐村、石桥镇岔河村、石桥镇古里村、普古乡信心村、普古乡文昌阁、盘关镇东风村、盘关镇大铺子村、盘关镇火烧田村。

4.2.2建设内容及规模。串户路硬化8630m³,串户路硬化24400㎡,庭院硬化2480m³,庭院硬化36300㎡,活动场所硬化9610m³,检查井100个,化粪池664m³,改厨250个,排水管沟41190m,公厕666㎡,改厕51个等

4.2.3建设标准。建设标准在不超出盘州府办发〔201749 号文件建设标准范围的前提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补助,以各乡(镇、街道)制定的党政联席会议纪要为准。

4.2.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项目拟于20211月启动实施,20216月底前完成。

4.2.5项目效益。项目实施后5个乡镇,12个行政村,受益农户总数9419户、总人数29662人,项目实施直接受益脱贫户11133754人,改善了农户生产生活条件。

(二)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主要包括扶贫发展产业33个(其中产业路12个、盘州市鸡场坪镇中屯村高标准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大连韩伟集团120万羽生态蛋鸡养殖项目1个、新希望集团生猪产业化项目1个、软籽石榴巩固提升项目7个、宏财聚农盘南园区刺梨榨汁设备采购项目2个、农贸市场建设项目2个、刺梨产业巩固提升项目5个、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彝族特色农旅项目1个、以工代赈产业项目1个),林业发展项目25个、壮大村集体项目25个,共计8312,728万元。

1.扶贫发展产业。项目339,482万元。

1.1产业路项目。项目113,055万元。

1.1.1建设地点普田乡大木桥村、老格子村,大山镇云南寨村、皂角树村,盘关镇贾西村、茅坪村,丹霞镇核桃树村、外山岚村、坪川村,保田镇甘塘子村、冬瓜岭村。

1.1.2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产业路78.544公里,建设内容包含路基、路面、涵洞、交通安全防护及交通标志标牌等工程内容。

1.1.3建设标准。根据交通部及贵州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实施。

1.1.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按实施方案实施。

1.1.5项目效益。解决和改善盘州市普田乡大木桥村、老格子村,大山镇云南寨村、皂角树村,盘关镇贾西村、茅坪村,丹霞镇核桃树村、外山岚村、坪川村,保田镇甘塘子村、冬瓜岭村等5个乡镇11个村总共867729592人(其中脱贫户16635542人)村民交通出行及产业道路通行问题,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村民脱贫致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地方经济发展。

1.2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产业路项目1220万元。

1.2.1建设地点:羊场乡赶场坡村。

1.2.2建设内容和规模:新建羊场乡赶场坡村田坝组至洼子产业路 2.2公里、阿嘎丫口至赶场坡产业路2公里。

1.2.3建设标准:结合农业建设需要,根据交通部及贵州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实施。

1.2.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202112月底全面建设完成

1.2.5项目效益:解决全村产业服务,带动1650人就业,方便群众出行

1.3盘州市鸡场坪镇中屯村高标准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60万元

1.3.1建设地点:鸡场坪镇中屯村。

1.3.2建设内容和规模:河道清淤2474米;机耕道1298米;灌溉渠42976米;灌溉管网9595米;引水渠2000米等配套基础设施。

1.3.3建设标准:按照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根据规划设计实施。

1.3.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202112月底全面建设完成

1.3.5项目效益:完成河道清淤2474米;机耕道1298米;灌溉渠42976米;灌溉管网9595米;引水渠2000米等配套基础设施。

1.4.大连韩伟集团120万羽生态蛋鸡养殖项目1220万元。

1.4.1建设地点:羊场乡徐寨村。

1.4.2建设内容和规模:平场23万立方米。

1.4.3建设标准:按照规模养殖场标准,根据规划设计实施。

1.4.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202112月底全面建设完成。

1.4.5项目效益:解决30人就业。

1.5.新希望集团生猪产业化项目1200万元。

1.5.1建设地点:旧营乡罗家田村。

1.5.2建设内容和规模:新建2栋生猪育肥舍,面积5000平方米。

1.5.3建设标准:按照规模养殖场标准,根据规划设计实施。

1.5.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202112月底全面建设完成

1.5.5项目效益:解决30人就业。

1.6软籽石榴巩固提升项目71000万元。

1.6.1建设地点:旧营乡罗家田村。

1.6.2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软籽石榴基地单轨运输设施4700米(响水镇新民村1500米,英武镇王官村1200米、大山镇补嘎村2000米);产业路830米(英武镇上午取村480米、大山镇补嘎村350米);除草、施肥、修枝整形、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控等措施巩固提升规模5141

1.6.3建设标准:依照《盘州市软籽石榴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执行相应技术标准,该标准为201910月由盘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由贵州省盘州景农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编写并实施,目前已包括《种植技术标准》《土、肥、水管理技术标准》《修枝整形技术标准》《软籽石榴质量标准》等,已成功申报并作为贵州省地方标准开展实施。

1.6.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202112月底全面建设完成。

1.6.5项目效益:项目覆盖4个乡(镇)6个村352611657人,其中脱贫户6292298人。通过项目带动农户到基地务工,预期带动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1.7宏财聚农盘南园区刺梨榨汁设备采购项目22000万元

1.7.1建设地点:保田镇上保田村、两河街道亮山村

1.7.2建设内容和规模:厂房改造、采购榨汁线2条(30/小时)总投资2,000万元

1.7.3建设标准:执行食品生产加工行业标准。

1.7.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20218月底全面建设完成。

1.7.5项目效益:解决盘州23个乡镇刺梨收购,项目实现脱贫人口全覆盖,刺梨种植将通过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的打造,促进全面巩固脱贫工作,盘北生产线待涉及刺梨种植产业进入收益期,将解决农户9842户、24622人就业、吸纳脱贫户1536户、带动5061人就业,本项目的实施,预计平均每年可为参与项目的农户带来增收19887.5万元,平均每户农户可增收2.02万元。盘北生产线待涉及刺梨种植产业进入收益期,带动约8588户农户增收,带动直接用工35人,间接辅助用工600人。将解决农户8588户、24208人就业、吸纳脱贫户1095户、带动3425人就业,本项目的实施,预计平均每年可为参与项目的农户带来增收14220.68万元,平均每户农户可增收1.65万元。项目后期加工生产销售所得利润的百分之三将全部返还给参与种植的合作社脱贫户社员。通过项目的计算原料加工、销售、交通运输、餐饮旅游、教育培训等均可直接带动就业岗位

1.8农贸市场建设项目2987万元

1.8.1建设地点:两河街道樱桃树居委会、亦资街道金秋居委会

1.8.2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面积1098平方米,建设100个摊位、1个生鲜区、1个蔬果区、1个干货区、1个海产区、1个副食区、1个配套服务区40余个摊位、一个生鲜区、一个蔬果区、一个干货区、海产区、副食区、配套服务区等合计300平方米

1.8.3建设标准:执行食品生产加工行业标准。

1.8.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20218月底全面建设完成。

1.8.5项目效益:解决易扶搬迁点3500人购物,220人就业。

1.9刺梨产业巩固提升项目51000万元

1.9.1实施地点:柏果镇堕丘村、泥水村,淤泥乡三合村、双龙村,盘关镇贾西村等3个乡镇5个行政村

1.9.2建设内容及规模:梨巩固提升10000亩,整形修剪1次、施肥2次、病虫害防治1次。

1.9.3建设标准。1000/亩。

1.9.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项目拟于20211月启动实施,20211231日前全面完成。

1.9.5项目效益。巩固提升项目建设完成后,在原产量的基础上,预计每亩刺梨基地可增产50公斤刺梨,每亩基地可增加200元收入,10000亩巩固提升示范基地建成后每年可增加200万收入。示范基地的打造和建设将为项目实施区域提供约1500个工作岗位,每亩中耕除杂、施肥、修枝整形等环节产生劳务费用414元,10000亩基地巩固提升可产生劳务费用414万元,按1500个岗位计算每人可增加劳务收入2760元。巩固提升基地预计共带动项目区域农户2401户,8045人,其中脱贫户 6171980人。同时通过巩固提升建设,对本地、周边地区农村和农民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农户生产积极性,提高产业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除可长期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外,还可安排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1.10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彝族特色农旅项目1240万元。

1.10.1建设地点:淤泥乡麻郎垤村。

1.10.2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堡坎1370m³,挖土方10000m³,建设人行吊桥长30m、宽2m,建设人行步道长500m、宽1.5m,建设七彩路面长5000m、宽2.5m,铺设排水管道主管400m、分管1500m,建设污水处理系统1套,建设配套的民族活动场所1处,对现有场地进行平场

1.10.3建设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各项设施进行建设。

1.10.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202112月底基本建设完成。

1.10.5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将为麻郎垤村所完整保留的彝族语言、古彝文、传统节庆、风俗习惯、麻布原材料种植、纺织、挑花、刺绣、蜡染、剪纸、石雕、根雕、茶艺等民族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全面开发和展示。同时,彝族原生态山歌、彝族古歌、彝族传统舞蹈、彝族传统服饰、水粄酒、坨坨肉、羊汤锅、牛杂汤锅、传统菜品等歌舞及饮食文化元素能够产生前所未有的经济价值。在产业方面,麻郎垤村根据季节大量种植苎麻、乌洋芋、蔬菜等经济作物,同时发展菜牛、山羊、土鸡、肥猪等养殖业等也能够得到带动发展。最终全面促进和提升麻郎垤村甚至周边村寨及周边乡镇的经济发展。能巩固直接或间接带动整个淤泥彝族乡23557499人建档立卡脱贫户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亦能解决麻郎垤及周边村寨200余人的建档立卡脱贫户的灵活就业问题

1.11以工代赈产业项目1100万元。

1.11.1建设地点:双凤镇沙沟村。

1.11.2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建设内容为建设生产便道9公里,路宽1.52米。

1.11.3建设标准:100万元。

1.11.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项目拟于20217月启动实施,202112月底前全面完成。

1.11.5项目效益:覆盖沙沟村400亩樱桃产业,解决产业管护、采摘及运输问题;项目实施预计解决当地低收入40人临时就业问题

2.林业发展项目。项目25个资金746万元。

2.1盘州市2021年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造林补助)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20350万元

2.1.1实施地点大山镇(补嘎村);刘官街道(瞿家庄村、小屯村);盘关镇(东风村、花木树村、盘江村、长地村);双凤镇(大庄村、封家湾村、下沙沟村、薛官屯村、鄢家庄村);乌蒙镇(俄力科村、二台坡村、糯迤安村、新寨村);响水镇(上汤章村);淤泥乡(落脉穴村、双龙村、新村)等7个乡(镇、街道)20个行政村

2.1.2建设内容及规模完成刺梨低产低效林改造10000亩,修枝整形,复垦施肥各1

2.1.3建设标准。350/亩。

2.1.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项目计划202111月启动实施,20225月底前全面完成。

2.1.5项目效益。本次刺梨低效林改造项目共涉及7个乡镇,20个行政村,覆盖农户户数3408户,覆盖农户人数10843人,建档立卡脱贫户7092302人。项目实施可直接实现240万元劳务务工费用。

2.2盘州市2021年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森林抚育)中幼林抚育建设项目5396万元。

2.2.1实施地点项目涉及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700亩;响水镇马场村1000亩;石桥镇果榔村600亩、黑坎村1500亩;盘州市老厂国有林场辖区内(老厂工区、大桥河工区、邓家湾工区、八角箐工区)4000亩;盘州市老黑山林业开发公司林场12000亩(其中亦资街道办西铺村2700亩、石家庄村6700亩,石桥镇果榔村2600亩)

2.2.2建设内容及规模。森林抚育19800亩。

2.2.3建设标准。200/亩。

2.2.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项目计划20218月启动实施,20257月底前全面完成。

2.2.5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各项目实施点在2021年至2025年累计森林抚育任务间伐面积1320.1公顷,间伐蓄积198000立方米,出材量29700立方米。按目前市场行情,平均每立方单价600元计算,通过项目实施后,可创产值1782万元。同时为林农增加劳动收入376.2万元。预计实现木材销售利润达1000万元。(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后,一是为乡镇提供39600个(工/日)劳动就业机会,可吸纳周边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就业10000人次左右,增加脱贫人口收入100万元,有力巩固林区脱贫成果;二是维护林区社会稳定,促进林业发展。(3)生态效益。森林的生态效益就是森林在调节气候和温度、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方面的成效森林抚育最直接的影响就在于对林分产力的影响,对于幼林进行高质量的强化抚育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其在高度、直径等方面的加速发展,有效的缩短了林木的生长周期,得以实现林木的早期利用,同时,适当的加强了抚育间伐,除掉病腐木、枯立木、枯倒木、霸王木等,消除一些不利于林木生长的因素可以改善土壤的条件和气候条件,从而提高材种的规格和经济出材率,还可以有效地促进森林的生长发育,进一步改变林内空间状态,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生长和发展,对进一步增加珍惜的野生动植物的数量有着十分有利的作用

3.壮大村集体项目。项目25个资金2,500万元。

3.1.1实施地点保田镇五朋村、保田镇甘河村、石桥镇岔河村、石桥镇梓木嘎村、双凤镇大海村、双凤镇大庄村、双凤镇红石岩村、普古乡云山村、普古乡水坝村、乌蒙镇大坪村、乌蒙镇大寨村、旧营乡罗家田村、丹霞镇赵官屯居委会、坪地乡莫西里村、鸡场坪镇果倮座村、鸡场坪镇白龙洞村、竹海镇上渔塘村、竹海镇上坎者村、盘关镇花木树村、民主镇李子树村、羊场乡海兴村、羊场乡大中村、普田乡大木桥居委会、大山镇高兴村、两河街道雷打山居委会等16个乡(镇、街道)25个村(居)

3.1.2建设内容及规模。养殖圈建设及配套的养殖生产水系统和周边附属设施,发展特色牛、猪养殖项目,种植辣椒,建设杨梅、樱桃采水果摘园,种植300亩紫薯,拟筹建农贸市场、电商服务平台,发展蔬菜种植200亩,建设300平方米农产品加工厂1个,发展农贸市场项目,采用合作社+农户合作出资的方式,发展休闲山庄项目,发展红米种植及加工项目,种植野生菌120万元,养殖蜜蜂30万元260箱,建设野生菌养殖场133320平方米,发展烤烟种植、干竹笋加工、生姜种植等项目,发展农家乐和魔芋种植项目,扩大茶产业种植规模200亩,扩建3公里机耕道和新建水池1个,发展香菇种植项目,与贵州京牛座食品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加工及销售牛干巴项目,发展(生姜、果蔬)冷库建设项目,发展农贸市场建设项目等

3.1.3建设标准。25个村集体按照100万元/村的标准。

3.1.4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拟于20216月启动建设,并于202112月底前建设完成

3.1.5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并达产以后,预计25个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440.9万元以上,平均每村收益17.64万元

第五章整合资金

  (一)扶贫项目计划总投资情况

2021年我市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方案中扶贫项目年度资金规模51,978.08万元,整合资金37,850.97万元163个项目

1.农业基础设施类。整合80个项目25,122.97万元,主要是:交通项目2812,685.50万元、水利项目83,250.47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4,287万元、人居环境改善项目374,900万元

2.农业产业发展类。整合83个项目12,728万元,包括扶贫发展产业项目339,482万元(其中产业路12个、盘州市鸡场坪镇中屯村高标准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大连韩伟集团120万羽生态蛋鸡养殖项目1个、新希望集团生猪产业化项目1个、软籽石榴巩固提升项目7个、宏财聚农盘南园区刺梨榨汁设备采购项目2个、农贸市场建设项目2个、刺梨产业巩固提升项目5个、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彝族特色农旅项目1个、以工代赈产业项目1个),林业发展项目25746万元、壮大村集体项目252,500万元

(二)整合资金来源及规模

2021年我市计划整合涉农资金37,850.97万元。其中,计划整合中央资金33,657.97万元、省级资金4,193万元

1计划整合中央财政涉农资金33,657.9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982万元,水利发展资金3,141.47万元,林业改革资金350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4,287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938万元,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11,959.50万元

2计划整合省级财政涉农资金4,193万元。其中: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万元,水利发展资金79万元,林业改革资金1,122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2,962万元

第六章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六盘水市委副书记、盘州市委书记杨引明同志,盘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明同志为组长;分管财政、乡村振兴、农林水、交通、国土、住建等部门的市领导为副组长,相关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财政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兼任,高位推进整合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市财政涉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草拟年度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方案、资金管理办法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市发改局、市乡村振兴局负责编制脱贫攻坚规划、项目库建设、筛选扶贫项目,组织有关部门、乡(镇、街道)申报项目;市财政局负责资金来源统计、资金拨付等各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具体项目实施指导乡(镇、街道)实施及项目验收等;市纪委市监委、审计负责对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乡(镇、街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方案组织实施

(三)强化多方监管。一是强化财政监督。财政部门要有序开展财政涉农整合资金的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资金管理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二是强化审计监督。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财政涉农整合资金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管理的审计。三是强化纪检监督。市市纪委监委要组成巡察组进驻各乡(镇、街道),对财政涉农整合资金项目的建设和资金使用管理进行常态化监督。四是强化社会监督。按有关规定在盘州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整合使用的涉农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并在项目实施地所在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做好项目验收。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项目竣工后,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项目验收工作,项目实施单位和业主共同组织项目自验,出具验收报告,向市财政涉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申请验收,并工作总结书面形式市财政涉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

(五)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坚持依纪依规、实事求是、严格甄别、客观公正原则,防止激励变纵容、保护变庇护。把依据扶贫规划合理改变专项资金用途与擅自将专项资金挪作他用区分开,把先行先试和为推动改革出现的失误与谋取私利、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

(六)加大宣传力度市涉农主管部门根据拟整合的项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各乡(镇、街道)政府政务公开栏、各村村务公开栏公布年度项目建设内容、地点、财政扶持政策及资金等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主要研究确定整合项目总体规划、审查确定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及申报和其他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事项;如因工作需要,可由市整合领导小组组长决定临时召开联席会议

(八)绩效评价。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由市整合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及目标考核,对工作中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纪行为重点整治并问责;项目完成好的,要给予奖励,可加大产业投入项目完成后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跟踪问效

(九)工作经费保障。市财政局每年在年初预算中增加对涉农项目规划编制、项目申报和资金整合的专项投入,保障项目整合相关工作经费,对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部门,要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安排必须的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经费

附件:1.盘州市2021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汇总表.xls

     2.2021年明细表.xls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